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近期台风疯狂,谁解除了台风的“封印”?

作者:网络    发表于 2016-10-22
16974
  今年台风“后劲儿”那么大,到底是因为啥呢?
  首先一点,“秋台”本疯狂。
  所谓的秋台,一般是指九月以后生成的台风。根据统计数据,秋季平均生成台风10.9个,仅次于夏季的11.2个,秋季达到超强台风级别的台风个数有时比夏季更多,9-10月超强台风的个数往往要占到当年超强台风个数近一半。另外,秋台风往往路径诡异多变,造成的灾害损失也较重。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Why?
  我们知道,台风发展壮大的能量之源主要是海洋中的热量。夏秋过渡季节,太阳从北向南移动,就会导致海温偏暖,海面蓄积的热量越来越多。能量供给充足,台风长得也会比较“强壮”。进入秋季以后,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随着这一影响台风路径主力的“式微”,与其他系统势力逐渐形成“势均力敌”之态,加之南海的复杂地形,所以往往导致台风“不走寻常路”,路径诡异莫测。
  此外,秋季台风往往容易与北方南下冷空气相结合,形成台风倒槽,给台风北部地区带来极强的风雨影响,影响范围较大,灾害损失也更为严重。
  附赠绝技:台风来了怎么办?
  1. 尽量不要外出。待在房屋里的人,应小心关好窗户,用胶布在窗玻璃上贴成“米”字形,以防窗户玻璃破碎。
  2. 如果在室外,千万不要在临时搭建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雨,以防被砸伤。如台风伴有打雷现象,则要采取防雷措施,特别不要在山顶和高地停留。
  3. 正在开车的人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4. 如果住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避雨。
  5. 在水面上的人(如游泳或水上作业),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谈到霉,你会色变么?

下一篇贴足秋膘好过冬 不是“补成大胖子”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贴足秋膘好过冬 不是“补成大胖子”

10月中下旬,雨淅淅沥沥,温度比之前低了很多,人们换上了长裤和长袖,迎接寒意渐浓的秋季。到了这个时候,不少人习惯贴秋膘,贴足秋膘好过冬,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让身体长肉,以此来抵御寒冷的冬天,真是如此吗 营养师释疑 贴秋膘不是长肥肉 贴秋膘最早流行于中国的北方,清朝时,民间流行在入伏这天悬秤称人,与立秋时体重对比来检验肥瘦。因为人在伏天胃口差,不少人都会变瘦。所以,夏天过后需要补,所以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普通百姓家吃炖肉,条件好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烧肉、红烧鱼等。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因此,人们普遍都会选在秋天来补身体。 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秋膘,可以直译为秋天的肥肉。按照传统的说法,夏季炎热,吃不下、睡不好,体重难免要掉;等过了立秋,赶紧炖肉进补,想办法把夏天掉的肉给补回来,此为贴秋膘。 不过,现在人们大都希望自己能更瘦一些,对于贴秋膘的说法不屑一顾。贴秋膘并不是单纯的贴肥肉,经过了炎热的夏天后,转

2016-10-29

入秋应当午睡 但午休并非时间越长越好

为什么会出现秋困 夏季人的身体大量出汗造成了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进入秋季后,人的机体进入到周期性的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平衡,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也得到缓解,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人体自然会产生秋困的生理反应。 秋困还跟工作紧张和长期疲乏有关。困倦感觉,其实是脑缺氧导致。一个上午超负荷工作,造成脑细胞疲劳缺氧,表现为犯困、效率低下,是自身身体素质变差、抵抗力下降的警示。秋困现象在年轻上班族和学生群中表现最明显。 除了力求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外,有条件的市民应睡一会儿午觉,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都好好休息一下。但睡眠时,人体处于低血压状态,因此对于低血压人群来说,午睡不仅起不到改善体质的作用,反而会增加身体不适。 秋季午休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夏天和秋季昼长夜短,午睡时间可以稍微放长一点,但午睡时间依然以半小时至一小时最佳。因为睡眠时人的血压偏低,持续午睡两三个小时,使血压

2016-10-24

抵制致命诱惑 我国禁毒工作现状

2016-10-24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