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茶的分类

作者:仝丽    发表于 2012-09-19
20230
1. 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都匀毛尖、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主要花色有: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等。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晒青绿毛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乌龙茶等。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工序。
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等。
6. 白茶:白茶则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成的。白茶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主要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茶的分类,作者:仝丽,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中国历代茶叶类别概要

下一篇秋季养生来喝茶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秋季养生来喝茶

茶以桔红宣中理气,消痰止咳。茶叶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二味配制,对咳嗽痰多、粘而难以咯出者疗效较好。 选用桔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 3、【铁观音茶】 此茶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减肥美容和延缓衰老,防癌症、消血脂、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 人说春水秋香,所以,秋茶是茶中的精品,此时又是正逢铁观音秋茶上市。综合来看,秋季是铁观音的养生之季。 4、【萝卜茶】 此茶能清肺热、化痰湿,加少许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 选用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稍微加点食盐调味,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2次。民间谚语: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医生满地爬。 5、【银耳茶】 此茶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阴虚咳嗽。 可选用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后加入银耳汤里,搅拌均

2012-09-20

冬季皮肤保健六法

1、保持皮肤滋润,科学洗浴 冬季洗浴有四忌:忌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 忌肥皂碱性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 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痒、皲裂。洗澡次数以每周1 2次为宜。洗浴后可擦些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等, 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2、保温防寒 冬季气温低下,皮肤裸露部位极易冻伤,如手部、头部、颈部等。 其它如脚部也易受冻,因而应注意这些部位的防寒保温,可围围巾, 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 适时垫脚、锻炼。忌穿潮湿的衣服、鞋袜,同时, 手脸洗后要揩干后才可外出。 3、避免使用劣质化妆品 劣质化妆品因质地不纯或含铅重,对皮肤有毒害作用。 还有的化妆品含有某些易致过敏的香料,有的人使用后会过敏, 甚而使色素增加。这些,都易对皮肤造成伤害。冬季, 在皮脂少的情形下,伤害更甚。 4、穿着宜柔和 冬寒穿衣较多,如不注意穿着,更易感觉皮肤瘙痒。 这是

2012-10-30

冬季如何保暖

冬季如何保暖 冬日的寒流常常让人缩手缩脚、瑟瑟发抖,很多人就想方设法取暖蜷着身子,被子蒙头呼呼大睡;室内开空调,门窗却紧闭;为了抵御寒冷,里面穿着保暖内衣、毛衣毛裤,外加羽绒衣,帽子、围巾、口罩、手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专家指出,蒙头睡觉对健康是有害无益的,一则被子太厚会压迫身体,不能使身体在睡觉时彻底放松,同时太厚的被子也会压迫心脏等脏器,影响健康;如果蒙头大睡,则会因被窝内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影响正常的呼吸甚至造成窒息。同时也可因被窝内缺氧而诱发心脑血管

2012-10-30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