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甫一出现,就以朝气蓬勃的活力,在中华大地广袤田野上迅速铺开,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指导推动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适应我国的国情农情。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现实。据统计,全国小农户数量约有2.03亿,占各类农业经营户总数的98.1%,经营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仍将以小农户为主。这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流转土地搞大规模集中经营。如何在分散的小农经营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大生产,社会化服务是被实践证明最有效、最现实的路径。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是农民的选择,实践的必然。
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帮农民之不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大量转移进城,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妇女,难以应对繁重的农事劳动,导致部分土地撂荒。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现实之问,不仅能帮农民种地,还能以其专业、高效、精准的服务种好地。解新型主体之困——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主战场上的骨干力量。然而,不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由于经营规模较大,亟须社会化服务的有力支撑,服务主体提供的专业化、规模化服务,能够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弥补自身不足,增强对抗自然灾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引领着现代农业的方向。在产前环节,通过服务主体统一购置农资装备等,降低农业物化成本。在产中环节,社会化服务集成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实现集中连片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技术推广落地,摆脱传统生产方式。在产后环节,通过烘干仓储、冷链物流、产品销售等服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总之,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将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农业生产全过程,更好地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已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契合我国国情农情、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丰富实践效果的现实选择,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路径选择,是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存在着规模不大、领域不宽、质量不高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引导和推动。
坚持市场导向是基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唯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行稳致远。同时,政府要发挥好引导、推动、扶持作用,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对市场机制形成必要补充,让社会化服务始终沿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走,始终惠及亿万小农户。
尊重基层创造是关键。实践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涌现出很多成功的模式和路径,要及时总结有价值的基层探索,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鼓励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化服务,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把农业服务业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大产业。
提升科技水平是支撑。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集成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品种、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中的优势,鼓励服务主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农业生产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推进资源整合是手段。要盘活利用好存量设施、装备、技术、人才及各类主体,探索建设多种类型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提供生产经营综合解决方案,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整合、高效利用。
路径已明,奋斗在途。要抓住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大好机遇,锚定目标,乘势而上,再助一把力、再添一柴薪,让农业社会化服务铺就我国农业通向现代化的坦途。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7/t20210716_7727805.htm)
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021-07-20
扎实推进乡村生活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党全国“三农”工作中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生活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21-07-28
建好农村应急防御机制,才能与极端天气短兵相接
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未来,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有更加完备周全的应对方案。尤其在极端天气灾难事件总数明显上升的今天,我们有更大概率和极端天气短兵相接。如何将灾害影响降至最低?建立一套反应灵敏、高效立体、将农村纳入特别考虑的应急防御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2021-07-29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