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未来,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有更加完备周全的应对方案。尤其在极端天气灾难事件总数明显上升的今天,我们有更大概率和极端天气短兵相接。如何将灾害影响降至最低?建立一套反应灵敏、高效立体、将农村纳入特别考虑的应急防御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暴雨不分城乡。但在如此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农村是更加薄弱的环节。从近日媒体报道来看,无论是首先遭遇暴雨袭击的郑州,还是云团转移后的巩义、新乡、鹤壁,乡村所受损失都是巨大的。暴雨过后,这些地区几乎所有村庄都被浸泡在洪水里,村民被困,断水断电。虽经各方奋力救援,损失仍不是短期能够恢复的。
农村之所以成为此次洪灾薄弱环节,一方面是因为村庄的分散,即便对于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来说,村庄也不可能具有城市那样相对完备的组织力量。农村大多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不仅缺乏专业救援人员,甚至连抗洪救灾的青壮劳力也不充裕。另一方面,农村房屋质量隐患较大,大量砖混结构建筑经过洪水浸泡极易坍塌,从而使得受灾农户的处境雪上加霜。洪灾伊始,不少村庄即处于失联状态,成为一座座信息孤岛,给救援增加了难度。甚至救援队伍到了村里却因为没有救援设备,无法有效开展救援,这些都说明农村受灾及救援难度之大。
此次河南暴雨具有气象上的特殊性、瞬时发生和极强的破坏性,对于地方社会治理水平是极大考验。也说明近些年随着极端天气增多,建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防御机制具有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此次灾害带来的损失巨大,分析起来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提。
从地理上来看,遭受此次灾害影响的地区皆属平原地区。北面是太行山,西南面是伏牛山,西面是三门峡的高台地,郑州、巩义、新乡、鹤壁刚好夹在两大山系形成的“喇叭口”里。作为平原地区,这里千里沃野,一马平川。暴雨几乎是瞬间倾泻到地势平坦的大平原上,没有足够的河流湖泊以及湿地进行吸附,洪水短时间内无处可去,建设在大平原上的城市与农村便成了天然“蓄水池”,受灾之巨可想而知。
应该说,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面对特大暴雨,受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是此次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未来,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有更加完备周全的应对方案。尤其在极端天气灾难事件总数明显上升的今天,我们有更大概率和极端天气短兵相接。如何将灾害影响降至最低?建立一套反应灵敏、高效立体、将农村纳入特别考虑的应急防御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是加强对极端天气的研究。极端天气造成的洪涝灾害往往呈现地域特征,这就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力度,并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大区域规划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给自然留空间,人才有发展的空间,将大江大河治理以及遍及城乡的中小河道疏浚、农村河汊坑塘治理作为经济发展前置条件纳入城乡规划当中。将海绵城市理念延伸到农村去,杜绝生产生活侵占河道沟塘,广泛种植吸水力强的树种,建设乡村湿地等等。该挖沟的挖沟,该清塘的清塘,未雨绸缪,给洪水留出空间。
二是完善气象预警应急机制。抗灾的本质就是在与洪水抢时间,对于社会治理能力的考验在于是否形成一套有序高效的应急系统,在接到危险信号的时候及时启动相关预警,并且快速传导到社会各个层面。各地区要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联席会议制度,汇聚气象专家以及交通运输、资讯、物资、地质、医疗、救援等各方面。在面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科学问题的时候,增加专业领域的决策权重,弥补认知上的不足,做出更加及时科学的决策,抓住最恰当的时机启动应急“按钮”。
三是加强社会动员。洪涝灾害往往涉及面广量大,不单是受灾地区大,受灾人群广,还包括很多特殊情况需要考虑,单靠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集众人之力才能共克时艰。灾害一旦发生,应最大限度加强宣传引导,启动乡村“大喇叭”等方便好用的咨询工具,最大限度提醒村民提高大家的警觉度。社会犹如一部设计精良的仪器,一个齿轮带动另一个齿轮旋转。一旦发布预警,相关部门要最大限度调动社会组织以及普通群众的力量,目标一致,分工明确,环环相扣,顺序启动,有序投入到抗灾救灾当中。
四是加强村民自治,有效开展自救。乡村的特殊性以及洪涝灾害的特性决定了外部救援力量的到达需要时间和条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一旦发生灾害,受灾村庄和农户必须开展有效自救、互助,这就需要训练有素的农民以及经验丰富尊重科学的应急反应。要不断加强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力度,确保一旦遇到险情能够最大限度第一时间动员村庄力量进行抢险自救。定期进行乡村防灾演练,加强科学普及教育,帮助相关部门和农户形成快速应对能力。突发的自然灾害是无法控制的,但是通过训练或预警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救援工作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希望这场暴雨带来的警示能够被迅速应用到下一步的抗灾救灾和应急防御机制的建立中。哪怕多救出一个人,多减少一点损失,都是十分值得的。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7/t20210728_7733969.htm)
上一篇扎实推进乡村生活现代化
下一篇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
气候异常一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说,最近一段时间的异常天气气候事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半球夏季常见的高温多雨叠加拉尼娜事件等海洋和陆面热力异常的后续影响所致。
2021-07-30
猪肉价格下跌,更要抓好稳价保供
今年2月份开始,不少消费者发现,持续高涨的猪肉价格终于降了下来。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到今年6月末,全国集贸市场猪肉的零售价格是24.6元/公斤,比2020年2月份的历史最高价59.64元/公斤降了一半还多。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已从一度出现的严重滑坡较快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2021-08-0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小康,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期盼,是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重要目标。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迈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2021-08-13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