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16亿斤,比去年增加59.3亿斤。
59.3亿斤!这是在夏粮连续多年丰收高起点上的更高跳跃,是在特殊之年交出的弥足珍贵的亮眼答卷;这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须臾不能放松”的扎实贯彻落实,是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今年的夏粮丰收,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第一年取得的,其意义非比寻常,极为重要。就全年而言,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当头炮、第一季,正所谓“夏粮丰收,全年主动;以秋补夏,担惊受怕”,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开了好头,赢得主动。就全局而言,夏粮丰收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有力保障,粮食上立得住、站得稳,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信心、底气和韧劲,我们就能更从容地踏步前行。就全球而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地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受此影响全球饥饿人口急剧增加,世界濒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夏粮丰收再次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中国贡献,对稳定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9.3亿斤,来之不易,增长难得!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途中总书记临时下车,走进麦田察看小麦长势,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对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言之切切、情之殷殷,不仅为我们抓好粮食生产筑牢了思想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更作出了具体部署、指出了路径。正是因为中央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今年夏收小麦一举扭转下滑势头,为夏粮丰收夯实了底盘。
这是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农业农村部门会同各方力量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的结果。农业农村部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第一责任,早研判、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夺取夏粮丰收;各级各地党政部门将“粮袋子”一起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狠抓管理服务,推动关键措施和技术落实到田。从亿万农民到50多万农技人员、从数十万社会化服务组织到320多万农机手,多方共同奋战、通力合作,实现了夏粮面积只增不减、田管不误农时、效益稳中有增,使得夏粮丰收更为稳固。
这还是政策、科技、管理、服务等多要素协同发力的结果,是“过五关斩六将”克服重重困难、奋力夺取胜利的结果。正是由于田间管理抓得实,各地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是由于针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今年重发态势,防病治虫动手早;正是由于今年狠抓机收培训,优化技术方案,推广标准化作业,最大限度实现机收减损;正是由于从小麦品种升级增产提质,到科技服务全力护航、社会化服务精细到位,各阶段各环节尽可能增一点、夺一点、减一点、抢一点,我们才实现了这来之不易的丰收,赢得了这殊为可贵的增长。
今年夏粮已喜获丰收,关键就看秋粮。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各地各级党政部门和农业农村系统绝不能有丝毫松口气、歇歇脚的心态,必须始终把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扛在肩上,始终把粮食生产抓在手上。7月至9月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至为紧迫、关键、重要。要做好应对防汛抗旱防台风的各项准备,要立足抗大旱、防大汛、救大灾,要把各种不利影响估计足,把防灾减灾弦绷紧,把应对方案做完备,以能够掌控的确定性来破解无法把握的不确定性。
粮食生产的“赶考”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百倍的信心和决心确保秋粮取得好收成,为实现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7/t20210715_7727155.htm)
上一篇用农险把“饭碗”端得更牢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甫一出现,就以朝气蓬勃的活力,在中华大地广袤田野上迅速铺开,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021-07-17
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021-07-20
扎实推进乡村生活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党全国“三农”工作中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生活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21-07-28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