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在每瓶燕窝产品上都标注了溯源二维码,云海肴尝试利用摄像头和AI技术判定后厨违规操作,美团通过AI技术形成了贯穿上下游的食品检测和监督体系……近日,在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一些企业介绍了他们如何借科技之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搭乘数字经济快车,也成为不少企业的发展策略。在食品安全领域,食品来源一目了然,后厨违规一查便知,检测监督一清二楚,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到销售,科技赋能,让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也让生活更加美好。特别是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人们的感受更加深刻。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当时不少餐饮企业承压,客源大幅减少,面临不转型就等死的生存困境。于是,我们看到,无接触配送、“云主厨”直播、扫码点餐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红红火火。数字经济大显身手,既打消了消费者的就餐顾虑,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也提升了餐饮企业的运营效率,助推经济复苏。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这不仅需要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赢得消费者信赖,也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数字化监管,倒逼企业诚信规范经营,从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民以食为天。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很多消费者通常以自己的认知作为判断标准,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商家操作流程不透明时,容易引发诸多猜想。再加上类似炒菜锅里洗拖把、农家乐用剩汤当新菜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更加剧了消费者的担忧。那么,只有让食品的生产制作“被看见”,最大程度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才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不久前,全国首个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浙食链”在浙江上线运行。消费者扫码可知生产加工、检验检疫等信息,监管部门可追溯食品流通链路,锁定出售商家,这一创新之举,为智能化监管做出了有益探索。
应该说,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多环节、多部门,涵盖多要素和多主体,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传统监管方式下,消费者处于严重的信息弱势地位,没有能力对整个食品生产的上游流程进行追踪。而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抹平这种信息不对称。目前,全国各地普遍推广的“明厨亮灶”工程,也是在通过互联网进行食品安全监督,让后厨生产的全过程通过视频展示在消费者面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数字化监管依赖于算法,由于技术限制、原始数据错误等原因,自动化、智能化监管仍可能出现错漏。这就对监管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培养,不断提升监管人员的数字素养。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向科技要效率、向智慧要效能,发挥龙头企业的生产优势和平台的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施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智慧监管,不断提升监管质效,将有效护航“阳光下的盘中餐”。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6/t20210615_7711798.htm)
土地出让收入划转为何受热议?
土地与劳动、资本一样,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既要客观认识土地出让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又要对其引起的负面影响保持警惕,采取措施。各地应抓紧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均衡。
2021-06-22
中国棉花协会呼吁打造可持续的世界棉业
日前,在由中国棉花协会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中国棉花协会会长高芳提出,打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世界棉业,这是一个既关乎眼前又决定长远的议题。中国棉花产业要以创新应对变化。
2021-06-25
快递企业要争“快”也要争口碑
据报道,中国邮政将全面提速,全国主要城市可享邮件次日达甚至次晨达的极速体验,6成以上特快专递实现次晨达;已优化现有邮路400余条,增加300余条下行邮路,覆盖了2000余县域,实现1000+城市间寄递提速。此消息一出,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2021-07-0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