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中国棉花协会呼吁打造可持续的世界棉业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1-06-25
13570


  日前,在由中国棉花协会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中国棉花协会会长高芳提出,打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世界棉业,这是一个既关乎眼前又决定长远的议题。中国棉花产业要以创新应对变化,以协作抵御分化,以品质谋求发展,与各国棉业界携手并进,共同促进世界棉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坚持深化供给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棉花供给充足,但满足纺织发展需要的高品质棉花占比不足,且近几年有下降趋势;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但品牌影响力、产业协同水平和国际化运营能力明显不足;市场规模大,但标准、信息、人才队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行业未来发展需要更多有力支撑。中国棉花产业仍面临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产量与质量不平衡、传统模式与可持续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芳呼吁,中国棉花产业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开放包容,铸就合作共赢的棉业未来。她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棉业一直在不断学习吸收各国棉业的经验与长处。中国棉花协会成立后,加快与各国棉业组织建立起长效化合作机制,同时加入了国际棉业组织并当选为主席国,在交流与合作中与各国棉业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入世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增长5倍,占全球市场份额增长2.5倍;我们引进先进技术、交易模式,在规则、标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促进行业效率提升。同时,我们也积极开放国内市场,大幅削减棉花进口关税,棉花年进口量保持在200万吨左右。去年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将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扩大市场规模、深化产业链合作产生积极影响。我们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疫情中得到中国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援助。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关键。中国棉花协会将继续携手产业各方,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野,加强与各国棉业的合作与交流,为世界棉业的繁荣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尊重自然,走棉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近些年,中国棉花种植环节逐步淘汰高环境风险农药,化肥、农药减量有序推进,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尊重劳动者权益,为保护环境贡献了棉业力量。但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农业大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三十年,我们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纺织品服装。放眼未来,我们应该更好地参与高质量、可持续棉制品生产与销售,并以此带动棉花生产、流通、消费模式变革,扩大棉花这种天然、低碳、环保纤维的市场份额,为守护地球家园尽一份责任。今年4月30日,中国棉花协会发布了《“中国棉花”生产管理规范》,并与六家业内大型骨干企业签订棉花生产端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旨在建立中国可持续棉花标准及认证体系,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国产棉消费,扩大棉制品全球市场份额。希望全产业链各方携手,共同倡导“环境友好、品质优良、尊重劳动”的发展理念,促进可持续棉花及棉制品的生产、销售。我们将按照标准对棉花生产者开展评估认证,同时促进与国际先进可持续标准互认,通过建立可追溯系统对供应链进行监管,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棉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第三,公平诚信,营造棉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加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棉花行业一些重要政策也相继与信用状况挂钩,比如目标价格政策中对加工企业诚信经营情况进行评价,进口配额管理中对虚假申报的失信企业采取惩戒措施等等。中国棉花协会2007年发布了业内首个自律制度《中国棉花协会行业警示制度试行办法》。十几年来,行业整体诚信意识也有所提升,但是,也亟需探索建立一套纠纷调解与救济处理机制。协会将对《行业警示制度》开展修订,建立起信用行为与激励惩戒措施之间的精准对应关系,还将逐步建立起从信用承诺开始,到履行承诺、信用信息监测、信用状况评价、实施激励惩戒的全方位信用管理体系。作为行业信用建设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推动者,协会担负着推进行业信用建设的主体责任,将努力把这些工作做好。同时,企业作为市场参与主体,在守住经营底线的同时,还要增强参与意识,积极出谋划策,共同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树立中国棉业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6/t20210624_7716659.htm)

上一篇土地出让收入划转为何受热议?

下一篇快递企业要争“快”也要争口碑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