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大多数医院,挂号单上会标注:医院就诊挂号仅限当日当次有效。若检查报告一时拿不到,或病情需要隔天复诊,不得不重复挂号。这样不仅费钱费时,还可能续不上号,影响患者就医体验。
日前,江苏推行医疗新政,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即患者到医院挂普通门诊号就诊,如果因为检验或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三天内可携带报告结果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需再次挂号。此举赢得网友纷纷点赞。此前,山西、江西、山东、重庆、四川等地已有多家医疗机构先行先试这一举措。
民生问题无小事,医疗惠民暖民心。“一次挂号管三天”,举措虽小,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百姓的就医痛点,给患者带来便利实惠:不仅节省了重复挂号的开支、降低了复诊挂号的时间成本,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诊体验和更连续的诊疗过程。这一惠民项目旨在优化就医流程,减轻患者看病负担,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服务有温度,就医体验更舒心。
好政策也得细打磨。对医院而言,这项举措会增加免费复诊人数,给医院就诊秩序管理带来压力,需要医院完善业务流程、强化号源秩序管理,通过完善信息化系统相关功能,让首诊号源与续诊号源两者平衡协调。同时,要加强流量监测,提高检验检查效率,尽可能缩短等候时间,防止扎堆就诊。
还应该看到,若“一次挂号管三天”全面推广,很可能会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影响其收入,医生权益如何保障?医生在不同院区坐诊是否适用“免费复诊”模式?挂号有效的三天内,同科室的其他医生能否接替诊疗?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实际仔细斟酌。首先,要优化绩效分配模式,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将接诊“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患者计入医生工作量,弥补挂号次数减少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也要完善医护人员弹性排班、休息等制度。只有尊重医生的劳动价值,保障医护人员权益,调动医生积极性,才能保障改革更好落地。
医疗改革一小步,民生福祉一大步。虽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迈出第一步至关重要。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这一惠民举措逐渐走向完善。期待更多类似的就医惠民政策落地,把难点痛点逐个击破,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王一涵)
巨噬细胞:对抗实体肿瘤的“希望之星”?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识别吞噬病原体、抵抗感染、器官生成、组织重塑、代谢适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4-05-28
无陪护病房,虽难必行
当前,住院患者陪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家属陪护,许多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白天还要上班,且不少为独生子女,往往“一人生病,全家累瘫”;一种是请护工陪护,不菲的开支成为许多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护工专业能力差、责任心不足,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整个行业心有余悸。为解决陪护难题,近期,福建、天津等地部分医院无陪护病房引发热议——无陪护病房,不是无人陪护,而是取消以往家属或自聘护工的陪护方式,患者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由医护人员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共同承担。
2024-06-04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二〇二四年版)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预防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2024-06-14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