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3月17日电(记者赵鸿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燕赵大地机声隆隆,农民们抢抓农时,或进行冬小麦管理,或进行春玉米播种,奏响春耕春管的序曲。
“可别小看这台新农机。”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东双塔村,绿家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栗飞域说,它带有北斗导航功能,只需按照不同地块的播种要求设置好数值,农机就能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实现直线播种,行距、株距和深浅也都能保持一致。
在鸡泽县东双塔村,一台智慧农机准备进行玉米播种。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正在操控农机进行玉米播种的陈蒙说,以前种地凭感觉,即使经验丰富的农机手,播种也常出现行不直、深浅不一、重播、漏播现象,现在一出现类似情况农机立即报警,方便及时调整、补种。“新农机不仅比普通农机每天多播种近100亩,而且每亩地至少能多播1行玉米,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陈蒙说。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省近年来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不断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邯郸市成安县南鱼口村的数千亩麦田里,正在进行打药的不是农民,而是多台安装智能管理设备的“无人”农机,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操控实时监控麦田情况。
“年轻时干农活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小麦春管人工打药一天也就两亩多地,现在坐在屋里,使用电脑、手机操控农机,每小时就能打药100多亩,有点千亩农田‘掌上’耕的感觉。”南鱼口村种植大户杨俊山说。
“以前什么时候喷洒除草剂、喷多少,都是凭经验,现在哪块地多喷,哪块地少喷,手机一看就知道。”馆陶县东广才村种植大户闫风波说,他在农田中安装了不少传感器,依托馆陶县数字农业指挥调度中心提供的相关软件,能够实时监测农田温度、土壤墒情、农作物虫情等信息,可根据各类信息精准进行田间管理。
闫风波说,通过精准用肥用药,每亩农田可以节约成本28元。各类信息设备还会对周边区域已经发生的病虫灾害进行预警,让农户可以提前应对,减少损失,实现降本增效。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智慧农业让河北春耕跑出“加速度”,作者:赵鸿宇,来源:新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info/20240319/026dfffd989141be9fd0620882e57d81/c.html)
上一篇强信心·走进百企丨果蔬住上“科技房” 智慧农业“种”出新花样
下一篇雪域高山“种宝石”
雪域高山“种宝石”
3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川西高原鲜水河畔还飘着细雪。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老乡们扛着锄头、铲子、铁锹等工具早早集合,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坡上栽植他们心中的“红宝石”。
2024-03-23
少浇一次水 多产一成粮 河北推进节水高产农业见闻
气温转暖,华北平原冬小麦绿意盎然。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展厅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成熟时期“马兰1号”小麦地面上不到70厘米,地下却能扎根到230厘米甚至更深。
2024-03-26
土特产不再甘当“隐藏款”
近日,“天水麻辣烫”多次登上热搜,带火了当地旅游,也拉动了甘谷干辣椒、天水油泼辣子、定西土豆粉等当地特产的热销。今年以来,从年初“尔滨”蔓越莓掀起一场全国“土特产”大摸底,到甘肃众多特产走进大众视野,“土特产”的发展备受瞩目和期待。
2024-03-26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