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着力点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1-11-18
24794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支撑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其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是重要内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中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自然环境有异,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能够让乡村发展从“输血”转向“造血”,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以延长产业链和提高商品率为突破口,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企业化,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高质量产业链,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但是不能局限于农业,乡村旅游业、特色手工业等,都可以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容。契合乡村地域特色、符合美丽乡村发展要求的产业,都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进行培育。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广大乡村既有中国文化的普遍共性,也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不同而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一个地方的文化渊源在哪里,沉淀了哪些地域特色文化,主要的特色在哪里,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这种特色文化内涵不仅是乡村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乡村产业文化附加值的重要资源。同时,还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要体现精细化、差异化和多样化,既让群众享受到文化服务的“精神盛宴”,也营造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支撑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温饱也要环保,既要生活也要生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珍惜乡村的一花一木、一庭一院、一山一水,才能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着力点,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11/t20211117_7780883.htm)

上一篇加快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下一篇以改革创新赋能数字乡村建设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以改革创新赋能数字乡村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我国实现脱贫攻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也涌现了大量成功案例。建设数字乡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效。

2021-11-19

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

在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推进粮食生产的同时,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促进节粮减损要向科技要效益,也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节约粮食是永不过时的美德。促进节粮减损在强化科技“硬支撑”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节约理念的作用。

2021-11-23

乡村建设要把好事办好

当前,对相当数量的农村来说,要解决的主要是“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问题。不能把大量精力财力放在刷外墙这类华而不实的事情上,适当改造的话,风格协调即可,不必强求一律。要把重点放在改善村庄整体环境上,把功夫下在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

2021-11-24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