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乡村,是农人弹奏的乐章。
走进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的苗族传统村落加车村,云起绿岭,风吹稻浪,连绵的高山梯田和夺目的稻作文化交相辉映,这里被誉为“镶嵌在梯田上的明珠”。游客、摄友慕名而来,熏染着秋的韵味。
徒步走进村寨,秋收的第一斗糯米已经上锅,炊烟袅袅,糯香四溢,村民正杀鸡宰鸭、烧田鱼,身着盛装吹起芦笙,共聚一堂欢庆寓意丰收的“新米节”,处处迸发着收获的喜悦和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几年前,加车村还是贵州省的扶贫重点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传统农耕和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穷则变,变则通。近年来,加车村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引领带动作用,探索“传统村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文旅融合新发展模式,打造“稻鱼鸭共生系统示范园”“加榜梯田”“加榜香”等特色品牌,目前已成为集农事体验、传统民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下乡追求“慢生活”。
“我们这里水土好,稻香鸭肥鱼田,有些游客觉得光吃不过瘾,还要求下田自己抓,走的时候都要打包一些,有些甚至专程开车来买我们的农产品。做梦都没想到,现在在家口就能赚到钱了。”村民韦中元兴奋地告诉记者。
加车村世代以为农耕为生,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底蕴。村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批鸭’”的“稻鱼鸭共生系统”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挂牌的“稻鱼鸭共生田”样板,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为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加车村依托“稻鱼鸭共生系统”,举办了“插秧节”“收割节”“烧鱼节”等活动,让游客有机会深入田间,亲自劳作,深度体验梯田农耕文化、感受田园乐趣。
“我们根据不同游客喜好,推出了组合套餐,既可以自己下田抓鸭捉鱼来加工,也可以直接来点餐,一般像苗家特色的酸汤鱼、白灼鸭、甜菜鸭汤粥都是销量比较高的,这段时间每天餐饮的销售额都在2000元以上。”走进村民王远甥的苗家民宿,他一面收拾餐桌,一面招呼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村里环境差,没有水泥路,垃圾随意堆放,不少田地撂荒。”王远甥说道,这几年村里环境、交通越来越好。
为助力旅游发展,加车村支“两委”在不改农村风貌、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集中开展村庄整治,修建了污水收集系统工程、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垃圾投放处理等基础设施,并通过旧房改建、招商新建等方式建起农家乐、民宿,王远甥的苗屋便是旧房改建其中一员。
“今年以来,我们村累计接待游客5.2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560万元。今年的收成好,预计优质稻加工出售量在30万斤以上,销售额可突破240万元。”加车村党支部书记潘秀林介绍道,为延长村里农产品产业链,村党支部与从江县东鹏梯田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实施“加榜香”品牌梯田香米加工项目,由公司提供优质稻谷种,并负责收购、加工与出售,有效解决产销问题,进一步提增了加车村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信心。
上一篇婺源:“山下晒秋”也精彩
下一篇吊脚楼上的红火生活
吊脚楼上的红火生活
彭家寨位于湖北恩施宣恩县两河口村,是一个土家族聚居的自然村落。尽管机械化应用普遍,但当地的一些农人还保留了传统打稻谷的习俗。正午时分,炎炎日光烫着地堂,打稻谷的吆喝声却在田埂上响起来了。
2021-11-12
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喜庆“云丰收”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弘扬闽东大地灿烂的农耕文化,传播“闽东之光”、
2021-11-12
湖北襄阳:忘不了的家乡美味
湖北籍航天员聂海胜在太空“出差”时曾说过,回到地球后,最想吃的是家乡的襄阳牛杂面。“襄阳好风日,荆楚庆丰年”。秋分时节,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开幕式在襄阳市襄州区何岗村举行。
2021-11-12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