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以科学财税政策推进共同富裕

作者:曹静韬    发表于 2021-10-26
1505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奋斗,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并指出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作为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财税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推进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工具。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具有特殊的优点。财税政策的调节具有直接性、多环节性与经济性。财税政策既是收入分配的手段,也是调节经济的杠杆,与许多行政手段相比,其作用更加缓和,引发的经济和社会波动也相对较小。

  促进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合理调节高收入。从个人所得税制度来看,我国目前对工资薪金收入实行累进税率,较好发挥了对高工资性收入的调节作用,但对财产性收入仍实行相对较低的单一税率。对许多高收入者而言,财产转让、财产租赁等财产性收入往往构成了其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有必要完善财产性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政策,调节过高收入。同时,运用税收政策调节过高收入应坚持合理调节、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调节是指税收调节高收入的力度和范围应合理、适度,以尽可能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少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循序渐进则要求税收政策应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序、逐步推进。

  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财政政策应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民生服务保障的支持力度,通过提升养老保险待遇、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实施住房补贴等财政倾斜政策,发挥财政的托底保障效应,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住有所居等目标。

  尽管财政政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低收入群体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由于财政资源的有限性,这些政策的实施必须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性。一方面,这要求将财政政策的重点放在那些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公共服务上,对低收入群体精准实施,而不是“撒胡椒面”。另一方面,这也要求财政政策的实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在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同时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调节高收入和保障低收入是两个关键问题,而科学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则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力工具,需要二者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同时,财税政策的实施也要与社保、住房、医疗等制度的改革紧密衔接、协调配套、统筹安排,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以科学财税政策推进共同富裕,作者:曹静韬,来源:经济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10/t20211025_7771621.htm)

上一篇着力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人才

下一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全面现代化筑牢基础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全面现代化筑牢基础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点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当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2021-10-27

“菜比肉贵”到底是为什么

当前的“菜比肉贵”,原因之一是生猪价格周期性下跌遭遇蔬菜供应短暂性不畅。菜价波动的背后,是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近年来蔬菜价格总体呈稳中略升态势。总体看,既要考虑市民需求,实现调得进、供得上、不断档,又要关注农民增收,真正实现“囤菜于田”“存肉于栏”。

2021-10-27

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强化制度保障。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促进乡村振兴的制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贯彻落实,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2021-10-28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