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政策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重大战略,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利益关系比较复杂。这就需要在政策制定上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项政策协同高效、形成合力。加强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政策体系的综合效能。例如,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探索建立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要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合本地区乡村振兴的政策,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
健全工作机制。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在拥有数亿农民的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健全工作机制。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层层压实责任。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推动乡村振兴上来,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夯实法治基础。改革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农村改革,用法律的形式将农村重大改革成果及时确认下来,确保乡村振兴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更好发挥法治对农村改革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今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要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全面有效实施,为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实施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合法权益,解决好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10/t20211027_7772957.htm)
上一篇“菜比肉贵”到底是为什么
下一篇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乡村振兴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和支持。但笔者在调研中曾遇有乡镇干部反映,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不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还存在“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等现象。
2021-10-29
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把“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任务,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抓住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2021-10-30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完成的重要的战略任务。它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关乎民心向背和能否筑牢我们党长期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
2021-11-02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