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快节奏、国际范儿……上海的城市形象多元而富有魅力。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有612处红色遗迹遗址和纪念设施,流动的红色快闪仪式时常会与人们在城市的某处不期而遇,丰富的红色主题展总能吸引众多市民游客的目光。自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树德里(今兴业路76号)石库门内诞生,红色,便是这座城市最亮眼的底色。
上海的“开天辟地·革命启航”精品线路、“大国海陆空·科技向前冲”精品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沿着这两条线路,人们可以穿越历史,探寻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感受海陆空的强国力量。
在“光明的摇篮”里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9日,经毛泽东同志从头至尾仔细审阅修改,新华社发表社论《祝上海解放》。文中这样写道:“上海又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长时期间它是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中心。虽然在反革命势力以野蛮的白色恐怖迫使中国革命的主力由城市转入乡村以后,上海仍然是中国工人运动、革命文化运动和各民主阶层爱国民主运动的主要堡垒之一。”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既有连接国外的航运系统、连接内陆的铁路线,也有便捷的市内交通。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在《光明的摇篮》一书中提出,发达的水陆交通系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的因素之一,同时,还有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系统、工人阶级与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基础、便捷的邮政通信系统、可供依托的社会组织系统和可资利用的安全缝隙。“这些因素相互支撑,构成上海的独特性,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应运而生,诞生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熊月之说。
为庆祝建党百年,上海市文化旅游局研发并推出了建党百年上海红色旅游10条精品线路,全面、深入展示红色上海。例如,“开天辟地·革命启航”线路,将中共一大相关纪念地与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串联在一起,带领人们沿着共产党人的足迹,重温初心;“初心之地·红色之城”线路则将中共一大 、二大 、四大纪念馆串联起来,并开通红色旅游专线,联动多处红色资源,展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光荣历史、奋斗历程;“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线路包含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黄浦码头、汇山码头遗址)、周恩来避难地(礼查饭店)、1920年毛泽东寓所旧址、茂名路毛泽东旧居,将伟人在上海学习、生活和革命的足迹串珠成线,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实地感受红色文化魅力,不断赓续红色血脉。
打造红色文化高地
日前,“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新闻通气会”举行。“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是上海着力打造的四大品牌,其中,红色文化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只去612处红色地标,在上海寻访红色文化还有更多选择。8月初,山东莱芜高中生许贺纯和3名同学结伴,来上海进行了一场红色文化游学之旅:手持一份《上海红色文化地图》,在上海市南京西路与西藏南路交界处登上“追寻上海红色足迹”双层观光巴士,既可抵达中共一大纪念馆站、二大会址纪念馆站、四大纪念馆站,也可以游览沿途30多个上海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纪念地;参观结束,品尝一根“一大会址雪糕”,再选购一些一大红色文创产品带回家。这个暑期,这样的上海红色文化之旅受到游客追捧。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更是红色文化资源高地。”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刘海英表示,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上海深入推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在打响“红色文化”品牌上持续发力。到2023年,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将基本形成。
此外,根据《关于全面提升上海市红色旅游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上海力争重点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个,建成国家3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30个,培育上海市红色旅游基地40个,研发50条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将突破4000万人次,使上海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高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典范、最具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
感受发展进步的力量
注重与都市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融合发展,这是上海发展红色旅游的方向。以工业旅游为特色的“大国海陆空·科技向前冲”精品线路就是这一发展方向的重要体现。
位于上海市西北部的嘉定区,是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它也是上海科学卫星城、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既有著名的人文古迹,也有丰富的科创资源。这里已经成为科学探索和文化旅游之地。“大国海陆空·科技向前冲”线路中涉及到的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即坐落于此。汽车博览公园内的上海汽车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汽车博物馆,也是上海市开展汽车科普教育与推广汽车文化的重点文化工程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汽车工业的历史、现在及未来。今年暑假,嘉定区科委和区文旅局推出了5条科技、文化旅游线路,涵盖智能汽车、环保科技、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上海洋山深水港也是线路中的景点之一,它位于杭州湾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岖列岛,由小洋山岛域、东海大桥、洋山保税港区组成,是中国发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洋强国的有力载体。上海市民黄选这样回忆参观洋山深水港的经历:“进入港区,林立的塔吊、洋山岛上的巨石、远处行驶的巨轮和浩瀚无边的大海,一起映入眼帘,十分震撼。”在黄选看来,这是一幅大国重器与自然相融的壮美图景。
洋山深水港,海风吹过,浪花飞溅。繁忙的港区里,一艘艘巨轮从这里出发,或是由世界各地远航至此,开放与交流每一天都在这里上演。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上海创新红色旅游品牌,作者:佚名,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来源地址:http://tour.youth.cn/xw/202108/t20210812_13164397.htm)
下一篇北京:山村民宿助小康
北京:山村民宿助小康
“拱院”圆形天井,如同巨大“取景框”,将远处胜景揽入院中;“镜院”两面巨大的镜子矗立院中,设计感十足。近日,西白莲峪村“屾林密境”精品民宿正式开张运营,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感受这里的山清水秀、长城古迹。民宿为小山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2021-08-14
河南组织A级旅游景区抢修 推动灾后恢复重建
7.20特大暴雨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给河南省旅游行业特别是旅游景区造成重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580家A级旅游景区中321家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受损额超亿元以上的景区10个。从8月上旬起,用1个多月时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A级旅游景区“大抢修大排查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修复损毁设施,练好技能本领,提升景区品质,以更好环境、更优服务、更新形象迎接秋冬季旅游高潮特别是“十一”黄金周。
2021-08-18
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近年来,国潮、国货越来越受消费者热捧,不少产品甚至一货难求。随着国潮的兴起,旅游业也不断探索国潮“新玩法”。在国内文化类景区和古街区中,经常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其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1-08-2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