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即将进入“头伏”,随着大家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治未病”。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但并非人人适用,不可随意盲目跟风。
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要避免几大误区:
1.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为了温补人体阳气,比较适合阳气不足、不能固护温煦人体,致使阴寒之邪侵袭人体引发疾病的人群。此类人群可通过贴敷、艾灸、拔罐等特色疗法,补益人体阳气,护卫机体制衡阴寒邪气,再到冬季时,机体就能有效抵御阴邪,即使致病,病情也会大大减轻。而平时阳气充足、阴气亏虚的人群,不适合冬病夏治。如果一味增补阳气,会损害阴气,导致人体阴阳失衡,反而加重疾病。做好四个方面,符合冬病夏治的精神
“冬病”的人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冬天外界气温天寒地冻,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就如同我们晾衣服,阴雨季节,衣服半个月都不干是一个道理。到了夏天,外面暑热骄阳,体内也是阳气升散,那些“积寒”会趋向于后背或关节部位。我们知道,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所,为一身之表,此时体内的积寒容易被驱散。所以才有“冬病夏治”的做法。
2021-07-08
三伏热浪来,消暑要适度
本周日即将入伏,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夏季终于来了。这时节如何养生调理?中医专家提醒,盛夏暑多挟湿,此时调理养生的重点为消暑宁心,去湿健脾。另外大家避暑最爱躲在空调房和泡在水里游泳,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应适度,不要过度避暑令寒气侵体。游泳之后,别再吃太多解暑水果,反而一碗姜汤祛寒更为合适。
2021-07-10
夏雨季节,用好佩兰保清爽
盛夏时节,头发很容易变得湿哒哒油乎乎的,原本两三天洗一次的头发,现在一天不洗就觉得头皮发痒,黏得让人难受。除了洗发的烦恼,好像连身体内部也变“潮”了,嘴里也觉得黏腻,吃东西像隔着一层膜那样尝不出味道。
2021-07-10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