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将从机械化转向智能化。”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28日在吉林省四平市表示,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粮食品质等方面,农业智能化的作用不可或缺。
当天,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发展推进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北方)田间日活动、第一届中国北方(四平)农机展销会在四平开幕。
“保护黑土地的主要途径是保护性耕作,其特点为少耕、免耕、秸秆还田等,这些环节都需要机具来完成。”刘宪表示,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粮、棉、油、糖等九大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正全面推进,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在实现种植业机械化的同时,农业正转型升级为智能化发展。
刘宪介绍,近年来,东北黑土地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所回升,遏制了量减质退现象。重要原因是在保护性耕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机深松整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加大了科技投入。
在当天举办的农机展销会上记者看到,众多企业展出了智能化农机设施。“我们的农机可以帮助农民精准喷放农药,降低农药残留,保护土地。”一位展商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的农业无人机还可应用于作物病虫害监测。
“智能化农机目前已部分投入应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研究员赵博介绍,如种肥实时监测、播种机电子检测系统等,将有效助力黑土地保护。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4/t20210429_7659543.htm)
发展乡村旅游要善做“加减乘除”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逐渐升温的乡村旅游业,成为不少乡村产业发展的首选。实践证明,做好乡村旅游业的“加减乘除”,对于健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至关重要。
2021-05-07
珠江上的“生态鱼道”
2021-05-15
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或危及全球三分之一粮食产量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会对农业和畜牧业产生负面影响,但关于地球上哪些地区会受到影响,或者最大风险可能是什么,人们几乎没有科学认知。芬兰阿尔托大学发表在《一个地球》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不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按照二氧化碳的增速,到本世纪末,全球三分之一的粮食将陷入零产量状态,即粮食脱离了安全的气候空间。
2021-05-19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