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枢纽副坝下方,一条用鹅卵石铺设的仿自然生态鱼道蜿蜒曲折数公里。这是记者日前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看到的。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被喻为珠江上的“三峡工程”。大藤峡江段是花鳗鲡、唐鱼、鲥鱼等水生珍稀、濒危鱼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江中洄游鱼类的重要通道。
距离大藤峡水利枢纽坝址不远处有珠江流域重要的洄游鱼类产卵场,工程建设对水生珍稀、濒危鱼类的洄游与产卵会造成一定影响。
工程建设方通过探索建设生态鱼道,积极保护鱼类生存栖息环境。目前副坝仿自然生态鱼道已经建成,主坝鱼道基础部分施工基本完成。
“我们在工程设计之初,就规划了主坝、副坝过鱼通道,这种双鱼道设计在国内同类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是罕见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环境移民部高级工程师廉浩说,为使工程建设接近原有自然状态,他们把工程鱼道转变为仿自然生态通道规划。
在大藤峡水利枢纽来宾市红水河珍稀鱼类增殖保护站,数十个大水缸正在孵化培育珍稀鱼类。保护站负责人张志明告诉记者,他们重点开展珍稀鱼类人工繁育研究和鱼苗培育等工作,今年已成功孵化出乌原鲤、多线盘鮈等珍稀鱼种鱼苗。
近年来,广西多措并举推动河道鱼类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恢复,严格实施禁渔制度,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力度,水域生态系统稳定向好。
梧州市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梧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英说,当地在珠江干流西江梧州段建立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确保渔业种质资源休养生息。
在梧州,长洲水利枢纽建设了总长1.5公里的鱼道,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鱼道运营维护、采购鱼苗等,还牺牲数万千瓦时的耗水率确保鱼类洄游繁殖通道畅通,十多年来每年有数万尾鱼依托鱼道洄游至上游水域。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于保田说,过去5年当地累计投放鱼苗超过5000万尾。当地通过积极引导部分渔民转产转业,促进捕捞量不断下降。2020年捕捞量约0.25万吨,比2016年减少22.2%。
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介绍,广西5年来共投入9000多万元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放流水生生物苗种23亿尾,对养护和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5/t20210514_7666724.htm)
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或危及全球三分之一粮食产量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会对农业和畜牧业产生负面影响,但关于地球上哪些地区会受到影响,或者最大风险可能是什么,人们几乎没有科学认知。芬兰阿尔托大学发表在《一个地球》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不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按照二氧化碳的增速,到本世纪末,全球三分之一的粮食将陷入零产量状态,即粮食脱离了安全的气候空间。
2021-05-19
全产业链创新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
为激发广大农资企业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近日,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农技推广》杂志社及《中国植保导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农业绿色发展论坛暨2020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征集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2021-05-22
谨防临期食品处理中的浪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过期面临安全问题,临期扔掉又会被指责浪费,面对临期食品,有些商家陷入“两难”、感到“委屈”……前不久,南京某面包店便因处理了“卖相不好”的面包造成浪费而收到责令改正通知书。
2021-05-22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