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让小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1-04-22
13567
     标准化种植与品牌化发展,都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唯有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农产品才能不断赢得市场、农业产业才能持续做大做强



  一过雁门,天高云淡。背靠火山地质公园,又与恒山相望,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在这条中间“走廊”里,被一片片黄花的海洋点缀着,铺展成一道亮丽风景。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在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指出:“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有着600多年种植历史的大同黄花,现在已是地理标志产品,仅云州区就种植17万亩,研发出黄花系列的酱、面、茶、饼、菜、面膜等多种产品。小黄花作为主导产业带动致富,当地也在完善产业链、提质增值上持续发力。


  黄花产业迅速发展,与政策精准密切相关。在产业起步阶段,当地充分调研,摸清了“浇水难、采摘难、晾晒难”问题,了解到“怕头三年没收成、怕雨涝晒不干、怕价格起落大”的顾虑。于是,当地先后出台40多条激励保障措施,比如在30亩以上连片地里集中铺设水管,前三年每亩补贴500元到1000元;协调保险公司,开设黄花种植自然灾害和销售目标价格专业险种;跨区域购买劳务服务,保证集中采摘季的用工;晾晒期间推广相关技术,按小时更新推送天气播报……从问题出发,在难处着手,充分考虑发展实际,合理控制成本、科学设计制度,就能用活政策、撬动产业。

  发展立足组织化,种植需要标准化,产业提升的关键在于品牌化。黄花种植既要产量也要质量,离不开栽培种植、节水灌溉、生物防虫、按需施肥、采摘加工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确保产品“口感脆爽、角长肉厚”。当然,种得好也要卖得好,需要深挖农产品附加值,以品牌带动品质、以品质擦亮品牌。

     过去几年,“大同黄花”取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等8个国家级认证。如今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依托云冈石窟、大同古城等景区,小黄花开始与文旅产业融合,“忘忧黄花遍小镇”的发展景象热火朝天。标准化种植与品牌化发展,都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唯有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农产品才能不断赢得市场、农业产业才能持续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4/t20210421_7653807.htm)

上一篇脱贫攻坚伟大奇迹的中国经验

下一篇节粮减损依法治理仍任重道远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