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大漠桃花始盛开。在内蒙古阿拉善的腾格里大沙漠,4月是春天刚刚开启的一道门扇,把视线撒在沙漠的起伏里,一片艳丽正悄然袭来,盎然的春意如雾霭般在沙漠弥漫,是的,扁桃花儿开了,大漠花正好,扁桃笑春风。
一年一度,去大漠赏桃花是阿拉善人的偏爱。沙漠桃花的植物学名称为蒙古扁桃,是一种生长在沙漠边缘、山地丘陵甚至戈壁滩上的野生植物。
每年自4月上旬开始,扁桃花便在大漠山野处绽放,粉白、粉红、雪青、淡紫,一向寂寥的大漠旷野此时弥漫着迷人的浪漫气息,花团锦簇的起伏,山花烂漫的空旷,令每一个身临其境的游客怦然心动。大漠桃花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野性美,它没有栽植桃花的妖娆,也没有《诗经》和唐诗宋词里桃花的“灼灼”和“夭夭”,扁桃花呈现的是冷色调,红色是淡雅的,更多的是一种渐进的粉红或紫色,它的枝干是紫红或灰黑色的,同大漠的恢弘以及春风的料峭浑然一体,小巧的花瓣和纤细的花蕊在风中微微抖动着,那是一种逼人的冷艳。
扁桃的花期在四五月,一般盛花期只有一周或一旬左右。扁桃花盛开时,旷野和大漠更适合远眺,一团一簇的花色,接连成片的蔓延,羊群和骆驼徜徉其间,沙漠仿佛一块巨大的橙黄色画布,涂满了新鲜的颜料和久违的芬芳。
扁桃是沙漠中最顽强的植物,落尽叶子的扁桃或是在冬日的旷野上,或是在沙漠中突兀的老石边,枝条和刺儿密织在一起,呈现醒目的炭黑色。2018年春季,我们前往阿拉善东北部的汉代高阙塞考察时,曾经路遇一株盛开的扁桃树,在满目苍凉的河谷中遗世独立,并不算高大的一树桃花,在春季裹挟着沙粒的狂风中傲然怒放,我录了一段视频,但见花枝乱颤,风声震耳,每每回放都颇觉震撼。
我们赶到时,今年的“腾格里大漠桃花诗会”正在沙漠桃林中上演。一场新雨过后的漠野空气格外清爽,悬挂在桃树上的诗笺被主持人一一摘取吟诵,掌声和喝彩声在旷野回荡。随后是蒙古族诗人身着盛装站在一丛扁桃树下吟诵一首唱给扁桃的“赞词”,虽然我们听不懂具体内容,但他声情并茂的表现力还是感染了很多人。礼赞结束,人们开始绕着扁桃树丛行走,把奶浆和酒水敬献给盛放的桃花,尽情表达着对自然山水的敬畏与热爱。
此时,一曲蒙古族长调也升到了云端里。“大漠一朝生红云,偏向荒野吐清芬。人与扁桃相逢笑,何以女子倚柴门。”一位阿拉善诗人这样吟道。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来源地址:http://tour.youth.cn/xw/202104/t20210416_12863348.htm)
下一篇在浮世绘中探寻中国元素
在浮世绘中探寻中国元素
提起浮世绘,中国观众首先想到的大都是日本江户时代画师葛饰北斋创作的《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冲浪里》。连天的巨浪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高耸的浪尖仿佛一瞬间便要倾盆落下。远处的富士山岿然不动,为整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增添了一份平静的对比。画中面对惊涛巨浪的渔民低头俯首,表情宁静,似乎打算径直穿过巨浪。这幅诠释人类直面困难、顽强奋进的作品堪称日本浮世绘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神作”。
2021-04-17
四月春城满目皆绿 园林美景呼之欲出
四月的春风,吹面不寒,“森林城”长春进入了展现魅力的黄金时节。
2021-04-17
“中国鸽子树”首次花开武汉植物园
近日,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珙桐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罕见开花。这也是该园引种栽培珙桐30多年来首次迎来开花。珙桐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古老孑遗植物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单属植物,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和“植物大熊猫”,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堪称国宝级植物。珙桐花朵洁白素雅,花形如白鸽展翅飞舞,远观树冠如只只白鸽栖息枝头,美丽非凡,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
2021-04-17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