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也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之有效衔接,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既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也为“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指明了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抓好巩固拓展、转型转变、建设发展,实现利民、惠民、富民,向共同富裕继续攀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利民。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在5年过渡期内,对主要帮扶政策进行逐项分类调整优化。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施常态化监测,加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工作思路转变锚定惠民。由解决绝对贫困向破解相对贫困问题转变。转变工作体系,由集中资源支持向构建长效机制转变。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完善政策,由“特惠”政策转向“特惠”政策与“普惠”政策相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群众获得感。科学制定和实施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建设,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实现乡村宜居和农民安居。
发展现代乡村产业突出富民。大力提升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引导社会要素资源的投入,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强化土地、财政、金融等相关政策支持,实现乡村宜业和农民乐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就一定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脱贫攻坚,作者:张红宇,来源:人民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3/t20210315_7628281.htm)
上一篇体检进村,健康路上不掉队
下一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需要不断加强耕地保护的制度供给、强化耕地保护的制度执行、形成耕地保护的制度合力,推动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2021-03-16
乡村振兴启新程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这也意味着“三农”工作的重心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在“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将在哪些方向上发力打好乡村振兴这场持久战?农村、农业、农民又将有哪些新变化呢?
2021-03-16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粮丰农稳安天下。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沉甸甸的嘱托。
2021-03-16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