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菜农如何适应市场变化?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8-08-10
22547
   
      当前蔬菜市场波动较大,菜农应该顺应市场趋势来做调整,基于市场调查,在以下五方面给出建议。
  一是跟上消费升级步伐,调整产品结构。随着人民消费水平提高,部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不断降低,而更加关注产品品质。这种变化在蔬菜市场直观的表现就是大路菜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减少,利润下降,而精细菜、新品种、特色蔬菜等优质蔬菜的市场需求正在增加,效益也相对较好。因此,建议菜农朋友不要墨守成规,要跟上蔬菜市场消费升级的步伐,适应蔬菜消费结构的变化,更新观念、学习新技术,尝试种植一些市场销售好、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有条件的菜农可以种植一些特色品种或生态有机的高品质蔬菜。
  二是重视采后处理、加工和冷链物流,提高产品附加值。农产品采后处理包括挑选、修整、清洗、打蜡、分级、包装、预冷等环节。我国蔬菜采后处理起步比较晚,处理比例低,加工水平差,很多产品还是统货销售,不但损失大,而且收益差。除一些大城市外,大部分地区仍采用原菜直接销售的方式,导致蔬菜腐烂损耗率高达25%~30%,而国外发达国家只有3%~5%。比如批发市场上的鲜蒜有的卖1.2元/公斤,而有的能卖到2元/公斤,差距就在于好的大蒜经过了精细的加工和包装。
  三是重视品牌的作用。由于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等不同,品牌建设的路径要有所区别。对于规模种植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应该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品牌价值和议价能力,再通过品牌影响力、合作等形式进行品牌营销。对于小规模种植的农户,没必要非得自己建立品牌,因为品牌需要长期推广和维护。建议一是可以使用地方政府的公用品牌提高产品价值;二是可以通过口碑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建立稳定的用户群,提高产品价值;三是菜农可以与农产品经营大户联系,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提供满足批发商要求的农产品;四是通过打造或借力地域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
  五是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目前,全国蔬菜供应链体系已逐步形成,局部地区的菜价会或多或少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因此,菜农必须要主动搜集、分析市场信息,可以通过公益性菜价平台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团队采集的菜价信息。同时,还可以根据看种子、肥料等投入品的销售情况判断后市走向,尽可能避免种植销量过热的蔬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农资夫妻店还能生存下去吗?

下一篇“网红”农产品 如何更好“圈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