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为什么饿过头了就没那么饿了?

作者:张雪    发表于 2017-08-05
12543

 
  当我们饥肠辘辘却没有食物时,再过一段时间,饥饿感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为什么饿过头了就没那么饿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答案是非常复杂的。
 
  当一个人饿了,一连串的触发通知大脑,身体需要食物。其中一个叫做饥饿激素的触发器,《根据2006年的一项审查生理和行为》杂志上说明:“它是只有哺乳动物才有的特质,被证明能增加食欲和食物摄入量”。身体的大部分供应胃促生长素在胃和十二指肠中创建(小肠的第一部分)。曾经,专家们都认为胃促生长素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和大脑的某些部位,此外,胃促生长素还会分解足够高的浓度来刺激饥饿,提醒我们该吃饭了。
 
  然而,一个奇怪的发现表明,饥饿激素不会一直存在。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临床营养学杂志写道:59名成年肥胖者参与了eight-week-long实验——每隔一天的禁食。研究人员测试了参与者的胃促生长素水平后,他们发现在任何时候,饥饿与胃促生长素浓度无关。换句话说,当人们禁食时,胃促生长素的含量也增加了。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些人并没有说感觉比平常更加饥饿。
 
  所以,为什么人可以无视他们的饥饿感?一位营养师说道:“根据坊间的观察,当一个人在进行高度集中的活动时,可以使人远离饥饿。”如果你真的心烦意乱或者精力集中,通常人们会失去饥饿的感觉。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的感觉将会减少,因为你仍然高度集中在别的东西上。然而,如果你的周围有许多线索来提醒你的饥饿——比如,你正在读一本小说,但此时厨房飘来了晚餐的味道,那么你可能会记得你已经饿了很久。
 
  说了这么多当然不是为了提醒大家饿的时候不去吃饭,而是要大家更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定点吃饭的习惯,才样才能个棒棒的身体。(科技新发现康斯坦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为什么饿过头了就没那么饿了?,作者:张雪,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家电过“保质期” 后患无穷

下一篇肠道微生物竟与脑代谢物“传递信号”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肠道微生物竟与脑代谢物“传递信号”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最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影响人的健康和行为,甚至与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其可通过血液中的皮质醇与脑代谢物通信,这一发现提供了一种能解释自闭症特征的内在机制。 该校神经科学项目博士生奥斯汀穆德称,婴幼儿期间神经代谢物的变化对脑发育影响重大,而肠道细菌、真菌和病毒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降低收集婴儿数据的困难,该研究部分借用肠道和大脑发育水平同婴儿近似的满月仔猪作为替代模型。 对婴儿的血液生物标志物进行研究发现,粪便微生物群与血清素和皮质醇之间存在预测关系,拟杆菌与高血清素水平相关,红球菌预示着血清素和皮质醇浓度较低,梭菌和丁酸弧菌属细菌与血清素和皮质醇无明显相关性。 他们又探索了红球菌、皮质醇和N-乙酰天冬氨酸三者之间联系,发现血清皮质醇能调节粪便红球菌丰

2017-08-28

吃蛋白质含量高的蝉蛹对人体效果不大

近日有流言称 :厦门一小伙认为蝉蛹是大补之物,在外用餐时点了份油炸蝉蛹,吃后却休克倒地,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2017-09-22

流言揭秘:土豆(马铃薯)生汁真是万能药?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近日,在重庆医科大学同学圈有条流言广为传播。流言中声称马铃薯生汁疗法不仅可以治癌,也治好了很多人肝脏。

2017-09-22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