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研究人员:警惕草甘膦等药物残留的健康

作者:王卉    发表于 2017-07-07
13039

  目前我国面临的健康隐患和医疗负担越发凸显,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癌症及各种慢病发生率持续增加,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医学营养学博士、山东省生态与健康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孟祥兵透露, 2013-2014年北京小学生肥胖检出率19.5%,10%检出脂肪肝,全国肥胖儿童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成人II型糖尿病发生率20年增长了11-33倍。

  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和营养健康,近三十年来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管大多是在生产技术领域和急性毒性损害方面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缺乏对环境和民众健康影响参数的相应标准的制定及监管。

  孟祥兵表示,目前来看最为突出的就是抗生素、草甘膦等残留现象比较明显,而我国并没有制定系统的相关生产及上市产品的限量标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草甘膦、抗生素等残留对民众的健康产生的慢性损害都有明确的相关性。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Stephanise 和美国Anthong Samsel 2013年9月在科技期刊《Entropy》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草甘膦与帕金森、不孕症、癌症有关。

  而《自然》(Nature)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最近发表的新的研究发现,极微量的除草剂能够在实验鼠身上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该研究与孟祥兵团队现在正在做的脂肪代谢相关内容有明显的交叉,且具有一致性,而这在公开的学术文献中却鲜有报道。

  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产品在种植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使用到草甘膦除草剂,而过量的草甘膦会在农产品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已有的研究资料也表明,草甘膦混剂的毒性效应比草甘膦纯品毒性更大,这是否表明草甘膦及其表面活性剂有协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目前大面积使用的草甘膦是否会在3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孟祥兵认为这应引起足够重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已决定将草甘膦列入可疑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名单,我国政府管理部门也应该对草甘膦登记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重新确定草甘膦的ADI值(安全系数),逐步限制使用草甘膦,以降低公众健康所面临风险。

  孟祥兵正倡导 “大健康农业体系”概念,他强调,农业是健康的基础,发展以健康为最终目的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会是未来农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方向所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研究人员:警惕草甘膦等药物残留的健康,作者:王卉,来源:科学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这些蔬菜残留草甘膦可能大,做饭时千万注意了!

下一篇致癌争议再起,草甘膦这次会“中枪”吗?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