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吃辣椒会不会有害健康?

作者:董提    发表于 2014-07-28
6747
 
  我在《为什么有人爱吃辣?》一文中说:“有人之所以喜欢吃辣椒,就跟有人之所以喜欢坐过山车、看恐怖电影一样,都是在体验无害的危险,追求痛并快乐着的刺激。”有读者问:可以理解为吃辣椒无健康风险吗?不可以。喜欢吃辣椒的人觉得吃辣椒“无害”,只是根据经验得出的,指没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不会吃了之后就马上发病。但这不等于没有就亚急性、慢性的健康风险,比如说,长期吃辣椒之后,过了几十年,出现了癌症,这时候怎么知道得癌症与吃辣椒有关呢?靠经验是没法知道的,必须靠科学方法研究。
 
  那么怎么发现吃某种东西是导致某种疾病的因素呢?最可信的方法是做临床对照试验,比较吃某种东西的人和不吃某种东西的人的发病率。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测试药物,很难用于测试食物,尤其是需要长期测试才能出现后果的食物,因为很难长期控制受试对象的饮食。例如,我们能否找一群人要求他们在20年间每天都定量地吃辣椒,而另一群在其他方面都相似的人在20年间都不吃辣椒作为对比?显然没法做这样的试验。
 
  辣椒中的特殊物质是辣椒素,辣椒是否有害的问题可以转化成辣椒素是否有害。辣椒素有时会被作为药物使用,那么就可以研究长期使用辣椒素的病人身体是否发生了病变。英国研究人员曾报道,有20名患有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病人在5年间经常使用辣椒素做膀胱灌注。他们对这些患者的膀胱组织做了活检,并未发现癌变迹象。但是接触致癌物通常要在10年以上才会出现明显的癌变迹象,所以这个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辣椒素就不是致癌物。
 
  另一种研究方法是做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癌症患者饮食情况,与非癌症患者做对比,看看吃辣椒的情况是否和癌症发病率存在相关性。世界各地一些研究都表明似乎吃辣椒会增加得癌症的风险。例如,智利的研究发现吃辣椒患膀胱癌的风险是不吃辣椒的2.9倍;墨西哥的研究发现自述大量吃辣椒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是不吃辣椒的17.1倍;印度研究人员调查了口腔癌、食道癌、咽癌、喉癌患者的饮食习惯,认为辣椒粉让这些癌症的患病风险增加了1~2倍;美国研究人员研究了美国境内以喜欢吃辣椒闻名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卡津人(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国裔)、白克里奥尔人、黑克里奥尔人群体,发现他们的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明显偏高,吃辣椒让患胃癌的风险增加了4倍以上。
 
  但是这种研究方法有一个缺陷,它只能说明吃辣椒的习惯与癌症风险的增加存在相关性,却不能证明辣椒就是致癌的因素,有可能是与吃辣椒的习惯联系在一起的其他环境因素导致了癌症,而辣椒被冤枉了。那么怎么知道辣椒究竟是不是致癌物呢?一种办法是做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不同,对实验动物的饮食我们是可以严格控制的,实验时间可以比较短,而且可以解剖动物的器官做细致的研究。有一些动物实验表明辣椒能够致癌或促癌。例如,给大鼠喂含10%辣椒的饮食,大约60%的大鼠的肝脏发生了癌变。又如,在实验动物的饮食中含有一定量的辣椒,能够增加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肝癌、胃癌的发病率。但是也有实验表明,给小鼠喂含0.25%辣椒碱的饮食达79周,也未发现能致癌。所以动物实验的结果并不明确。
 
  另一种方法是做离体细胞实验,把辣椒素加到癌细胞培养液中,看它是否能刺激癌细胞的增殖。有的实验发现辣椒素能增强某种癌细胞的活力和刺激其增殖,但更多的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素反而能抑制多种癌细胞的增殖。当然这也不能就说明吃辣椒能够抗癌。要在离体环境中发现能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物质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体内环境中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那么吃辣椒究竟能不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呢?我们只能说还不是很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即使哪一天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辣椒的确能致癌,想必也不会让那些无辣不欢的人们就此改变饮食习惯。有很确凿的证据表明在腌制、烧烤、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能明显增加癌症的风险,人们不照样在吃这些美食。是要美食还是要健康,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权衡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 吃辣椒会不会有害健康?,作者:董提,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疫苗的价值

下一篇为什么有人爱吃辣椒?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为什么有人爱吃辣椒?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谈美食很时髦。有记者来采访我,我谈到中国美食在历史上就吸收了非常多外来的东西,例如川菜、湘菜都以辣闻名,辣椒是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的,以前是没有的。有读者看了大为惊讶:不敢想像明朝以前没有辣椒吃,那还是中国吗?那当然还是中国,现在中国很多地方也还不吃辣椒,比如我老家传统上是不吃辣的,我在18岁上大学之前没有吃过一口辣椒。要吃辣也不是非吃辣椒不可,还有其他植物能产生辣味,例如芥末和姜,是中国本土就有的。还有胡椒、辣根、吃寿司用的山葵酱(也常常被称为芥末,而且往往用较便宜的辣根代替),则和辣椒一样是外来的,也有很多人喜欢。 虽然人们经常说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但其实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灼热痛觉。吃了辣的食物,里面的辣物质和口腔、咽喉神经末梢中一种被称为辣椒素受体的蛋白质结合。这种受体本来的作用是用来感受热的,如果温度超过43摄氏度,它就被激活,产生

2014-07-28

维生素D之谜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北美一些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的小孩普遍骨骼畸形,得了佝偻病,例如,伦敦的小孩80%有不同程度的佝偻

2014-07-28

冰毒到底有多毒?

一个编剧因为吸一种俗称冰毒的毒品被抓。于是就有人出来替他说话,说冰毒是一种软性毒品,对人没有危害。更有人进而说,毒品的危害是被夸大的,其实吸毒就跟人跑步、看世界杯比赛一样,后者也会让人觉得爽,因此上瘾的。那么冰毒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的毒害究竟有多大? 冰毒的化学名称叫甲基苯丙胺,有四种吸入方式:口服、鼻吸、抽吸和注射。不管用什么方式,冰毒都要进入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才会让人产生快感。大脑里有许许多多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由两个部分组成: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分为两种,比较短的叫树突,是用来从其他神经细胞接收信号传递给细胞体的;比较长的叫轴突,是用来把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的树突的。不同的神经细胞就是通过轴突和树突相互交流的,接触的地方叫突触。但是它们并不相互连接在一起,中间存在间隙。要把信号从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需要穿越突触间隙,这就要用到一类物质叫神经递质。

2014-07-28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