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自己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老,不妨借鉴一下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刊出的“年轻的10个秘诀”。
笑口常开。曾有研究人员将几千张表情各异的照片让参试者看图猜年龄。结果发现,人们对“无表情”人的年龄猜测最准确,恐惧表情的人看上去更老,而充满微笑的面孔让人觉得更年轻。
多吃葡萄。葡萄、李子和梨中都含有山梨糖,它是一种保湿剂,有助于皮肤吸收水分和保持湿润。
蓬松发型。如果你头发稀疏,不妨选择蓬松的发型,这样看上去头发更密。另外,洗头时应经常做深层滋润护理,防止头皮干燥。
适当修眉。同一张脸,不同眉型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漂亮的眉毛不仅让人五官更显精致,也会提升气质,适合自己脸型的眉毛更能突出动人双眼。
洁肤保湿。清洁肌肤和为皮肤保湿不仅能保持皮肤健康,还能使人看上去更年轻。最好不要使用香皂洗脸,否则会导致皮肤干燥,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护肤产品。
穿着衬衫。如果有颈纹或双下巴,最好避免穿圆领上衣。带领衬衫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肚子大,最好选择深色衬衫。
经常护手。应经常使用具有防晒功效的护手霜,定期去除死皮可使双手更美丽。使用软毛牙刷蘸“海盐+柠檬汁”轻揉双手可有效去除死皮。
多吃红色。富含番茄红素的西红柿等红色食物可帮助皮肤防御紫外线伤害。
常吃肥鱼。三文鱼等深海肥鱼富含乙酰胆碱(DMAE),对于提升肌肤光泽度和减少皱纹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周吃两次肥鱼就可达到护肤美容效果。
经常锻炼。每周至少锻炼4次,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和改善睡眠。
上一篇给大脑开份营养清单
下一篇七个妙招养出好肠胃
七个妙招养出好肠胃
肠胃是人体吸收营养、排出废物的重要器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迈克尔格申曾把肠胃比作人体的第二大脑。因为它有自主神经系统,可以独立发挥搅拌食物、提取盐分、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等功能。但是,如此全能的肠胃实际上很娇气。最近各地出现高温天气,不仅使人晒得不舒服,肠胃不适的患者也有所增多。想要让胃肠少出麻烦,你就要尽量讨好它。除了注意三餐规律饮食等常识外,美国《预防》杂志、《最佳健康》杂志以及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总结了保护肠胃的方法,本报就此采访国内权威专家,为您养出好肠胃支招。 补充好细菌护肠胃。 肠道中栖息着数以亿计的细菌,比如益生菌和致病菌等,前者的作用在于平衡各菌群,维持肠道健康。当有益菌的总体实力小于有害菌时,肠道菌群的平衡就被打破,可能导致便秘、腹泻等多种问题。北京空军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简一平告诉记者,生活中常补充益生菌不仅能提升有益菌的战斗力,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增进肠
2014-05-14
四种坐姿最伤腰
俗话说坐如钟,不良的坐姿会压迫腰部,久之易引发腰痛。最近,日本美容健康网Ranger介绍了几种伤腰的错误坐法,要尽量避免。 窝在沙发里。 质地柔软的沙发会让人臀部下陷,身体窝起,感觉很舒服,但由于膝盖的位置高过腰部,背部拱起,腰部肌肉会受到牵拉,因此负担会很大,久坐腰肌容易疲劳,引起腰痛。椅子还是稍微硬一点的好,尤其是腰部不好的人,更不宜坐在松软的沙发或床上。 椅子只坐一半。 有的人坐着时习惯臀部只与椅子搭个边,背部斜靠椅背,腰部悬空(如图1),更有甚者两腿前伸张开,其实这种看上去似乎很自在惬意的坐姿对腰部伤害很大。这是因为,这种坐姿令脊椎拱起,腰部失去椅背的支撑,压力会很大,容易引起腰背痛。建议坐着时,要保证臀部都在椅子上,整个背部要紧贴椅背。 盘腿坐。 许多人坐的时候,喜欢盘腿,或是一只脚搁在另一只腿上。但时间一长,会引起腿部左右两侧肌肉失衡,进而影响到腰部肌肉。建议坐着时,双腿平放在地面上,大腿与
2014-05-15
哪类人不易吃枸杞
说起枸杞,人们一般都是会想到它的好处,知道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物,的确,枸杞的作用有很多,它还可起到很好的补肾效果,但是凡事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枸杞也有它一定的缺陷存在,那就是吃法不正确,或者是触碰到一些禁忌的话,就会产生副作用了,那么,枸杞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一、阴虚人群吃枸杞易上火 夏季阴虚体质的人应该注意枸杞的用量,因为枸杞性甘,温和,用量过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时更应减少用量。 二、过量食用问题多 枸杞子适合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过程,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枸杞子含甜菜碱、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磷、铁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过量食用枸杞子会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红胀不舒服等。 三、感冒发烧都别吃 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
2014-05-15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