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手绘微信说明书"也是"孝敬父母"

作者:未知    发表于 2014-02-28
43742

    如今微博微信等新的交流平台不断出现,但是年纪稍大的父母并不像孩子一样能够熟练的操作使用。24日网友@汛儿在微博上说,大学同学为了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会微信,专门自制一本微信使用说明手绘本,这感动了无数网友。网友大赞称微信说明手绘本“好有爱”,据网友@汛儿介绍,这位同学是名男生,有网友称赞其为“中国好儿子”。图片里,这名男生将画出的每一个图标都画箭头标注了具体功能,有的图标与说明还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更有不少网友跟楼主求微信使用说明手绘的完整版,也想收藏送给父母。另有网友想求原版进行扫描复印,拿回家让爸妈好好学习。
    “想和儿子聊天,要点击第一个有儿子名字的选项”、“想和儿子语音,看这个图的指示就很明白了”、“想给儿子发表情,在这个框里找,确定之后发送”——“爸爸妈妈可以对准话筒给儿子发语音信息啦!说完记得松手哦”——读着“此新闻”,让我想起“彼新闻”——日前,家住南京盐仓桥东街的一名空巢老人莫名其妙地向邻居门口泼开水,此举引起邻居恐慌便报警。民警到场后通过交流,发现老人之所以“泼开水”是因为其“内心孤独”;而“读”来“读”去,让我感慨良多。
    当下的中国,正在走向“深度老龄化”,一些空巢老人难免有些寂寞和孤独,甚至于因此而患病;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城镇化”,有些年轻人远走高飞,想常回家看看父母,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下,作儿女的还应该想方设法为父母找乐。
如今,已是信息时代,电脑上网看新闻、玩QQ,发Email,发博客,用手机打电话、发微博、微信,很多人成了“低头一族”;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感情交流”,那正如古人所说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但这些,对于老年人来说,多为“门外汉”,往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时候,作儿女的,对父母起码要争取做到“两个尽可能”。
    具体说来,一是“尽可能地购买”——无论城乡,作儿女的,应尽可能地给父母安装固定电话或购买手机,能买台电脑更好;二是就像报道里这位“中国好儿子”一样,尽可能地教父母学会上网打字、学会使用手机,为他们打开网络世界的“广阔天地”。
    一个人,会用手机,会用电脑,畅游网络海洋,你会感叹“时间都哪里去了”;同样,老年人会玩微博微信,会玩玩QQ、Email,再加上“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就不会感到寂寞,就不会感到孤独——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为让父母学会聊天软件手绘说明书”,也算是一种“常回家看看”,也是一种“孝敬父母”。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手绘微信说明书"也是"孝敬父母",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时间都去哪儿了 北漂暖男教爸妈玩微信

下一篇在时下,好好学习也是孝敬父母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在时下,好好学习也是孝敬父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月20日下午济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学举办“家长进课堂活动”,五年级1班和3班的孩子们在多媒体教室里大声朗读《弟子规》。这是今年“家长进课堂”第一次组织活动。家长首上讲坛给孩子们讲“孝道”,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怎样孝顺父母?“对小学阶段还很难体会父母辛苦的孩子们来说,告诉他们,好好学习也是一种孝道,也是孝顺父母。” “啮指痛心”、“床枕温裘”、“请吃一碗面”……一个个古今涉及孝道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得很投入

2014-02-28

父母为子女备满桌佳肴 网友:将剩菜带走也是孝敬

新浪微博 @ 沒_控_:充电器昨晚落爸妈家了,中午过去拿,见爸妈桌上都是昨晚的剩菜,冰箱里还有好几个保鲜盒装得也是剩菜。这得吃多久啊,下决心以后吃不完的都打包带走。不管是不是很久才回趟家,儿女只要到了父母那儿,迎接他们的总会有一顿丰盛的饭菜。子女吃完走人后有没有想过,那些剩菜怎么办?博主小何在中南工作。他昨介绍,他和弟弟都各自成家了,父母单独住在大东门。老人年纪大了,他和弟弟一家约定,只要周末有时间就回家陪父母吃饭。这个周末,一大家子又在父母家聚了一次。像往常一样,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场采购

2014-02-28

家风是啥 孩子说得最多是孝敬老人

昨日,西安市青年一巷,孩子们坐在一起谈家风,一位女生的讲话受到男生一致好评 本报记者 袁琛 摄昨日上午9点30分,外面雪花飞舞,西安莲湖区青年路街办青年路第二社区活动中心一派热闹景象。20多位9岁至13岁的孩子围坐在一起,身旁是10多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大家在莲湖区关工委校外教育报告团团长李志华老师的带领下,讨论传统文化、老少共话家风。“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李志华首先通过清代”六尺巷“的故事和孩子们互动起来,教大家人与人之间应谦虚礼让,又通过自己年前骑电动车被汽车撞倒的亲身经历

2014-02-28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