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地震的规模

作者:未知    发表于 2013-04-22
10098

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震级
    里氏地震规模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6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倍。

    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里氏规模达9.5。

    烈度
    麦加利地震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源自和应用于十度的罗西福瑞震级 (Rossi-Forel) ,由意大利火山学家朱塞佩·麦加利(Giuseppe Mercalli)在1883年及1902年修订。后来多次被多位地理学家、地震学家和物理学家修订,成为今天的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麦加利地震烈度”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无感)至12度(全面破坏),5度或以上才会造成破坏[来源请求]。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视乎该地点与震中的距离,震源的深度,震源与该地点之间和该地点本身的土壤结构,以及造成地震的断层运动种类等因素而决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地震的成因

下一篇地震分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