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耽误的时间越短,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应当不等不靠,尽早尽快地开展自救互救。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自救原则包括: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找寻被压埋的人。
下一篇科学救助伤员
科学救助伤员
当地震发生后,如何在艰险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生存下来,又如何去帮助身边的人共同脱险呢?
2013-04-22
地震自救-“黄金三角区”生存空间
当建筑物倒下时,每个只“蹲下和掩护”的人都几乎全被压死了。而那些躲到物体,如桌子,或汽车下躲避的人也总是受到了重伤或死亡。
2013-04-22
雅安地震 告诉我们什么?
(4月20日)早上8时许,四川省雅安市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中芦山县,震源深度13公里,目前伤亡上百人,周边的成都、重庆等地均有明显震感。大震来临,总是让我们胆战心惊。遥想08年汶川地震夺走数万人生命,今天的雅安地震,让我们祈祷。 地震前,总会伴随很多前兆,我们应当学会识别,及时避险。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主要有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地震云、气象异常等。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 地震前动物反应以及动物的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
2013-04-22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