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好声音,从何而来?

作者:仝丽    发表于 2012-09-14
7368

(转载科学松鼠会)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足以证明人类声音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发音对于脑的进化,人的社会行为和智力发育都不可小觑,同时也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媲美的,它是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之间达到了高度的整合的结果。

人的发声器官在哪里

喉的解剖。图片引自http://www.babelsdawn.com/babels_dawn/speech_organs/

喉的解剖。图片引自http://www.babelsdawn.com/babels_dawn/speech_organs/

说到人的发音器官,就得先了解喉部的构造。喉,位于颈部中央,上接咽腔,下续气管,由5块喉软骨构成——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不仅是气体进出的门户,也是人类发音原动力器官,成年男性的喉长约4.4厘米,女性长约3.6厘米。

声带。图片为作者提供。

声带。图片为作者提供。

每条声带的前端附着于甲状软骨,后端分别连着两侧的杓状软骨。它们可以活动:呼吸时分开声带,发声时则使声带闭合并拉紧它们。声带是一个弹性结构,通过周围喉肌和喉软骨的协同牵拉作用,可延长约50%。

喉和人体其他大部分器官相比属于小巧的结构,但功能却巧夺天工,要想模拟其功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喉腔内具有开合功能的声门主要是控制气体进出,对下呼吸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只有声带以及周边完美配套的喉软骨、众多喉肌的存在,才让说话成为了一种可能。

声音如何才动听

声带是神奇、美妙、结构简单精致的多功能乐器,那两片薄薄的结构能够产生众多的声调。任何声音的产生都必须满足3大要素:

1.能量来源:呼出的气体。说话时产生的力是7cmH2O(厘米水柱),唱歌时产生的力是5-35cmH2O,力的大小不同,音调和音量就会出现差别。这种力是靠支配呼气的肌肉产生的,功不可没的还有膈肌的上提作用,这就是传说中的“顶你个肺”。这些肌肉不但能够影响音调,对于音量和发声的间期也有重要调控作用。腹部肌群可帮助用力呼气和延长呼气,在大声说话或持续讲话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是发声重要的支撑点,有些人说话“有气无力”,就是指声音的能量来源出现问题。

因此,由呼吸调控的歌声才是美妙的,歌唱的原动力就是来自呼吸之间。声乐界素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不仅能让你在 KTV大显身手,成为为“麦霸”,更让人激动的是:竟然也可以锻炼出平坦的腹部和挺拔的胸部。而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唱歌时不仅会脸红脖子粗,青筋暴露,还常常会出现高音飚到飞,低音却下不来的尴尬状况。

2.产生振动:声带的运动。声带是歌唱之本,歌声是声带振动所产生的自然嗓音的优化、美化和升华。声音处于低音区时,声带振动比较缓慢,在唱假声时,声带会紧绷到极限,此时声带的振动会非常剧烈。声带是人体承受撞击力和剪应力最重要的部位,和我们能够看见的乐器相比,它其实很脆弱。歌手的声带会日渐磨损,很多经常使用嗓子的人还会出现声带充血,比如教师,律师,电话销售员,主持人等。

此外,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带的长短,唱高、中、低音的歌手声带长短有所不同。

高中低音的声带长度。图片来自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高中低音的声带长度。图片来自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声带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两根琴弦,更是自己身体上独有的乐器,因为看不见也摸不着,就得通过科学的训练如何去弹奏它,感知它。

3.具有共鸣的结构:共鸣是一种共振现象。歌唱时的共鸣,就是根据发声的原理,通过振动引发声带发出“音响”。原本细小而微弱的声音在人体的各个共鸣腔里得到充分的共振后,能产生大量的泛音,这就是歌唱的“共鸣”。这种共鸣产生了音量的扩大,音色也随之得到美化。

头部共鸣腔。蓝色——上颌窦 紫色——筛窦 绿色——额窦 黄色——蝶窦 粉色——鼻腔  图片引自:http://doctorburt.isoars.com/balloonsinuplasty.html

头部共鸣腔。蓝色——上颌窦 紫色——筛窦 绿色——额窦 黄色——蝶窦 粉色——鼻腔 图片引自:http://doctorburt.isoars.com/balloonsinuplasty.html

根据共鸣腔的人体部位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上部共鸣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第二部分是下部共鸣腔,包括口腔、咽腔、喉腔、胸腔等。

在歌唱时奋力的打开喉咙,如同汽车鸣笛,最大限度地发挥共鸣腔的功能,起到“扩音器”的效果。打开喉咙的要点是使喉、口、鼻等整个咽腔形成一个适合发声共鸣的管道,这个管道叫作“共鸣管”,决定着歌唱音量的大小、音色的好坏、音域的宽窄。打开喉咙可确保声带不受干扰而正常发声,同时也是深呼吸重要保证。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歌手在唱副歌时会微微仰起头,以打开那个“共鸣管”。

“中国好声音”选手 李维真

“中国好声音”选手 李维真

值得一提的是,声音的大小和高矮无关,因为在唱高音时,主要靠头腔共鸣,中音是口腔共鸣,低音则以胸腔共鸣为主。所以,哈尼族“小王子”尽管个子不高,却依然能够唱出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音~

综上所述,这些器官造就了人的独特音色。很多人的声音听起来很美妙、磁性,就是因为呼吸、声带振动和共鸣这三者达到了和谐的境界。

“变声”是怎么回事

儿童和成人的嗓音不同,主要就是因为声带的长短不同。青春期之后,喉部发育速度突然变快,共鸣腔的体积也随之变大,共鸣作用会更强,就好像汽车的发动机多了两个缸。

但喉毕竟是组合结构,发育速度会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或不协调性,此时期的声音不稳定,会表现出声音粗糙、嘶哑、甚至有时不能控制发音,在飙高音的时候尤显困难,有的人还会出现奇怪的音调,这就是所谓的变声期。

变声停止后,音域可增宽到两个8度以上,可音调却变低了,女性青春期的喉部变化不如男性明显,一般都没有明显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声音就过渡到成人的音调和音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男孩子的变声期有着敏感的听觉辨别力。

人至老年,身体各部器官开始退化,喉部的肌肉也开始退化和萎缩。因此声音又有较大的改变,这就是人生中的第二次变声期。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怎样才能唱出“好声音”:

1.要有健康的声带。正常的声带呈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笔直,未长有小结或息肉。所以要避免用嗓过度、减少烟酒摄入。

2.歌唱是脑力劳动与身体运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运用。发声时需要大的肺活量才能为歌唱发声准备好足够的发声动力,所以得拥有健康的肺与强壮的体魄。

3.良好的节奏感和乐感,这个就既需要天赋又需要后天训练了。

参考文献:

1 《格式解剖学》第38版、第39版

2 《眼耳鼻喉应用 解剖学》眼耳鼻喉应用解剖学,韩建生主编

3 Hertegard S.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laryngeal physiology from high-speed digital videoendoscopy? [J]. 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13( 3) : 152-156.

4 Cieciwa S,Deliyski D,Zielinski T. Fast FFTbased motion compen- sation for laryngeal high-speed videoendoscopy[J]. Proc 4th In Workshop on Models and Analysis of Vocal Emission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MAVEBA,Florence,2005,4( 2) : 129-132.

5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6 Ling C,Yamashita M,Zhang J,et al. Reactive response of fibrocytes to vocal fold mucosal injury in rat[J]. Wound Repair Regen,2010,18( 5) : 514-523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好声音,作者:仝丽,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健康生活方式+“三位一体”防控

下一篇非95%区间的各种创意设计【32种产品49张图片】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非95%区间的各种创意设计【32种产品49张图片】

各种创意设计 Mp3 NOKIA手机 USB文件夹 便签 餐厅吊灯 插头U盘 茶几椅子 大滑板 灯泡 电吹风 购物的折叠自行车 花火夜灯 会跑的椅子 浇水器 烤面包机 可以吃的杯子(果冻) 可以吃的蜡笔 卖冰激凌的太阳能三轮车 迷你数码相机 闹钟 亲子购物袋 伞 勺子 神奇的防水插座 调味瓶 悬挂衣架的 钥匙包 游泳池 云朵灯 足球烟灰缸 针孔

2012-09-14

茶的来历

饮茶习俗,在中国各民族中传承已久,取茶叶作为饮料,古人传说始于黄帝时代。 《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这是一则关于茶的传说,可信性有多大,尚不可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茶最早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药用功能是解毒。因此,当时茶并未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饮料系统。根据文献记载,茶的种植和使用,始于秦汉时期。《汉书地理志》有茶陵。茶陵,在今湖南省,汉代属长沙郡,以位于茶山之阴而得名。西汉王褒《童约赋》有烹茶尽具和武都买茶的记载,武都,在四川绵竹县北,是当时的茶叶产区。当时的饮茶方式十分粗放,一般是将茶叶采摘回来,稍事加工后煮汁自饮,或用来招待客人。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位名叫陆羽(鸿渐)的茶圣。他总结了历代制茶和饮茶的经验,写了《茶经》(三卷)一书,并创造了全新的制茶方法。陆羽的《茶经》对茶的起源、种类、特征、制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等作了全面论述

2012-09-20

中国历代茶叶类别概要

中国历代茶叶类别概要 在唐代以前,茶叶的利用、饮用,开始是生煮羹饮或晒干收藏,而后多以捣叶做成饼茶,或是蒸叶捣碎制成团茶,因此在唐代以前已出现晒干散茶和团饼茶。 唐代之初,蒸青团茶已成为主要茶类,也有晒干的叶茶(类似现代的白茶)。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六之饮》中称:饮有觕(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可见当时已出现四种茶叶,但按现代的制茶科学来认识,这四种茶均属蒸青绿茶。 宋代开始,除保留传统的蒸青团茶以外,已有相当数量的蒸青散茶,《宋史食货志》记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团饼茶,是将茶蒸后捣碎压成饼片状,烘干后以片计数。散茶是蒸青后直接烘干,呈松散状。 元代,团茶逐渐被淘汰,散茶得到较快的发展。当时制造的散茶,因茶鲜叶老嫩程度不同而分为两类:即芽茶和叶茶。芽茶为幼嫩芽叶制成,如当时的茶名探春、先春、次春、紫笋、拣芽等均属芽茶;叶茶为较大的芽叶制成,如雨前即是。 到了明代,除蒸青散茶以外,出

2012-09-19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