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健康生活方式+“三位一体”防控

作者:仝丽    发表于 2012-09-13
4602
    新报讯【记者 王祖凌】分析新区全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血压制度,今年滨海新区启动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形成“三位一体”的慢性病工作模式,有效控制慢性病,减轻慢性病负担,到2013年争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本月开始,滨海新区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首先将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建立新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并分析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与此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全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慢性病的防控在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今年开始,新区将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学校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饮食方面,新区将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在机关、学校、企事业食堂和公共餐厅推广健康饮食宣传制度,使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针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各单位将定期为职工提供体检,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场所建立“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健康指标自助检查服务。各类医疗机构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服务,使慢性病早期发现率达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率不低于天津市调查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对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现在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

    在慢性病防控方面,将创建区域慢性病一体化协同管理体制,搭建覆盖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网络,实施“三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性医院-疾控中心)慢性病工作模式,并以“社区-医院双向转诊”为主线,开展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管理业务联动,实现区域医疗系统资源共享,使患者得到无缝化的防治医疗服务。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慢性病筛查工作,对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慢性病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评估管理效果。(来源:新报。作者:王祖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健康生活方式,作者:仝丽,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胡萝卜“卷笔刀”

下一篇好声音,从何而来?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好声音,从何而来?

(转载科学松鼠会)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足以证明人类声音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发音对于脑的进化,人的社会行为和智力发育都不可小觑,同时也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媲美的,它是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之间达到了高度的整合的结果。 人的发声器官在哪里 喉的解剖。图片引自http://www.babelsdawn.com/babels_dawn/speech_organs/ 说到人的发音器官,就得先了解喉部的构造。喉,位于颈部中央,上接咽腔,下续气管,由5块喉软骨构成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不仅是气体进出的门户,也是人类发音原动力器官,成年男性的喉长约4.4厘米,女性长约3.6厘米。 声带。图片为作者提供。 每条声带的前端附着于甲状软骨,后端分别连着两侧的杓状软骨。它们可以活动:呼吸时分开声带,发声时则使声带闭合并拉紧它们。声带是一个弹性结构,通过周围喉肌和喉软骨的协同牵拉作用,可延长约50%。 喉和人体其他大部分器官相比属于小巧的结构,但功能却巧

2012-09-14

非95%区间的各种创意设计【32种产品49张图片】

各种创意设计 Mp3 NOKIA手机 USB文件夹 便签 餐厅吊灯 插头U盘 茶几椅子 大滑板 灯泡 电吹风 购物的折叠自行车 花火夜灯 会跑的椅子 浇水器 烤面包机 可以吃的杯子(果冻) 可以吃的蜡笔 卖冰激凌的太阳能三轮车 迷你数码相机 闹钟 亲子购物袋 伞 勺子 神奇的防水插座 调味瓶 悬挂衣架的 钥匙包 游泳池 云朵灯 足球烟灰缸 针孔

2012-09-14

茶的来历

饮茶习俗,在中国各民族中传承已久,取茶叶作为饮料,古人传说始于黄帝时代。 《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这是一则关于茶的传说,可信性有多大,尚不可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茶最早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药用功能是解毒。因此,当时茶并未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饮料系统。根据文献记载,茶的种植和使用,始于秦汉时期。《汉书地理志》有茶陵。茶陵,在今湖南省,汉代属长沙郡,以位于茶山之阴而得名。西汉王褒《童约赋》有烹茶尽具和武都买茶的记载,武都,在四川绵竹县北,是当时的茶叶产区。当时的饮茶方式十分粗放,一般是将茶叶采摘回来,稍事加工后煮汁自饮,或用来招待客人。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位名叫陆羽(鸿渐)的茶圣。他总结了历代制茶和饮茶的经验,写了《茶经》(三卷)一书,并创造了全新的制茶方法。陆羽的《茶经》对茶的起源、种类、特征、制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等作了全面论述

2012-09-20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