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热热热
“夏满芒夏暑相连”。过了夏至,就是相连的两个叫“暑”的节气了。今年小暑的性子有点急,不等时间的转换来表达一下心情,就一个大步冲到人面前了,并且赤裸裸的,半点也不想掩饰。这些天,几乎每天一大早,太阳就红彤彤地出来了。八九点钟,已是艳阳高照、热浪欲扑。中午前后,走在街上,感觉就像是在蒸笼里一样,浑身被热浪包围,明晃晃的太阳刺得眼睛都睁不开。伴随着高温而来的是蝉的呐喊。就在此刻,还不到九点,蝉声就开始绵延在窗外的那棵栾树上。我看不见它的身影,只听到它无序的歌唱。虽然我了解蝉一生艰难的生命历程,也曾经称之为阳光下的歌手,但在这无法摆脱的热的包围中,蝉白日无休止的单调叫声只会把人们的烦躁带向沸点。
暑天到了,怎会不热呢?
《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想来还是古人聪明,仅这个“暑”字就够你琢磨的了。“暑”字从日,者声,“者”的甲骨文像火烧木、火星四溅之形,本义即指炎热,后引申为炎热的季节。如果按照分析字的方法望文生义一下,单从字的结构而言,“者”字一般是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太阳在上面高高地照着,下面所有的都被炙烤着,能不热吗?当然,拗相公的方法牵强附会的多,也闹了不少笑话,但分析这个“暑”字似乎离本意还不远。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暑是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呢?自然为小热,还没有热到极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的“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也是这个意思。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有谁会比一只蟋蟀对节气的交替更加敏感呢?《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说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这样一只敏感且幸福的蟋蟀,大概也只能生活在《诗经》和那个浪漫的时代里吧。
小暑后养生保健必过“6道关”(组图)
对策:适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这类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鱼,少食红肉。夏季一定要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排除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2012-06-07
立秋之后 坚持做“鸣天鼓”
身为名中医以及养生作家,池晓玲擅用传统的养生理念及养生技法,立秋之后做鸣天鼓是长久以来坚持的养生功课。秋季饮食,池晓玲认为关键是“去秋燥”,原则上少吃辣椒、姜、葱等辛味食物,多吃酸、甘味食物、黄绿色的果蔬来清热生津、养阴润肺,以防止秋燥。
2012-06-07
“热在三伏” 养生也在三伏
“三伏天”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时期如何养生保健也成为大家要关注的话题。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2012-06-07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