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打造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推广实用技术,努力实现林果“稳产、丰产、早结果、早见效、高质量”目标。
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各类林果的日光温室种植。近年来,古浪县利用原有种植优势,引进设施林果新品种,开展新技术、新品种试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古浪县陆续引进了11个林果新品种,累计示范栽培设施林果200多座,持续促进果农和集体增收。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正在当地越走越宽。
近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多处文冠果种植基地陆续迎来“花开季节”,绚丽的花朵为这片黄土地增添了缤纷与生机。
近年来,靖远县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主体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推动文冠果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华丽蜕变。在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文冠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文冠果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及抗盐碱能力,是北方水土保持和改造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也是西北寒旱地区森林固碳的优质树种,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
当前,文冠果产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让靖远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更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
近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正积极开展“鱼草共生”模式探索,并试种新品种深水区海菜花。这朵不起眼的“小白花”,既带来了生态和经济双赢,也推动了当地“以湿养湿”模式的发展。
海菜花原产洱海,对水质要求极高,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因此,海菜花被称为水质的“试金石”和“风向标”,也是当地“生态菜”“致富菜”。
洱源县有6.88万亩湿地,对洱海上游的水源补给和生态屏障至关重要。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利用,是洱源县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葡萄酒酿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科技创新为葡萄酒这个“紫色产业”注入新动能。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坐落在这里的不少酒庄,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宁夏皇蔻酒庄,从种植到酿造,处处充满科技创新的元素。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导:崔月平
配音:郭清皓
包装:夏勇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新华视点|特色种植“花繁果茂” 富民产业释放发展新动能,作者: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来源:新华社,来源地址:https://www.news.cn/local/20250621/245fecc83bc148ce9cf653f29eb14af1/c.html)
上一篇产业兴村 富民有“路”
质量好价格优进度快 主产区夏粮收购有序推进
储好粮、管好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新季小麦上市以来,市场购销活跃,加工企业开库收粮,储备企业有序轮入,市场比较平稳,优粮优价特征明显。
2025-07-04
“农地入市”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盛夏时节,八桂大地骄阳似火。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北牙瑶族乡平里村,一个当地引资入驻的优质企业液化气项目如火如荼建设中。“原本是块利用效率很低的村集体土地,‘农地入市’后,村集体获得83万元收入,资金将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等。”北牙瑶族乡党委书记朱晓广对记者说。
2025-08-06
产业兴村 富民有“路”
从河北巨鹿“一村一品”的生动实践,到河南内黄特色产业描绘的富美乡村;从山东“齐鲁粮仓”的科技丰产,到新疆和硕葡萄架下的稳岗就业……华夏大地上,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正蓬勃兴起,成为激活乡土、富裕农民的新引擎。
2025-06-17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