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档农业真人秀《出道吧!科技小院》悄然走红。节目展现了科技小院中的青年学子扎根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点滴细节。深夜抢收莴笋,自制生态绿肥,自研起垄覆膜栽培技术……一项项劳动体验,诠释着“粒粒皆辛苦”,也充分说明广大农村不缺吃苦的人,缺的是把技术带进来的人。
以节目为桥梁,科技小院再度进入公众视野。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及其团队在曲周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既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也为学子们提供一个将理论化作实践的科研平台。科技小院迅速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千余个村庄铺开,成为链接城市与乡村、学子与农民、校园和市场的有益载体。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关乎基本安全的铁律。特别是在今天,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国内粮食供求长期维持紧平衡格局,夯实我们的发展安全感,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乡村的振兴、农民的耕耘。这些宏大叙事,最终都会指向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业的收益率,而科技正是破题的关键。这个意义上,科技小院任重道远。
农业人才断层,这是科技小院师生们发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今天的农业发展,不可能关起大门、单打独斗,而要依靠物流、营销、金融等多行业通力合作。当代青年有理想、有学识,完全有能力用智慧造福更多人。当务之急,就在于如何调动起大家心中的意愿。农业真人秀等新玩法,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了助农的获得感,是一张生动的“邀请函”。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打开方式,让人看到农村的广阔天地,看到将个人梦想扎根大地的丰沃回报。
“改个行吧,不要搞农业了,干农业太难了。”节目中,有村民对科技小院的农学生“好言相劝”。低头沉默片刻,一位博士生说出了心里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还是希望继续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这种坚持,源自梦想的驱动,也是从书斋走向大地后的切身体悟。又到一年毕业季,一批青年学子正站在人生的重要路口,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才能鼓励更多青年踏上希望的田野,以汗水与智慧赢得人生的累累硕果。(崔文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让更多青年走向希望的田野,作者:崔文佳,来源:北京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705/b4ee80ef0b8d4c6698f5b152be8e11df/c.html)
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显身手
引导下沉服务、健全本土培养、强化评价激励、吸引返乡创业……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实践探索,推动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农业农村发展持续稳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2024-07-13
这些年轻人为何在城里种地上瘾
如今,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年轻人喜欢上在城里种地。工作日上班、休息日种地,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感受到“种地血脉觉醒”的同时,这些年轻人更收获了耕作带来的心灵治愈。
2024-07-30
务工者返乡创作短视频何以走红?
在某短视频平台,务工者小康返乡后创建“初学务农者”账号,分享日常生活已有好几年,不过到今年5月突然进入了大众视野,走红了。年轻人开始网上学种地,也就成了热点话题。
2024-07-02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