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短视频平台,务工者小康返乡后创建“初学务农者”账号,分享日常生活已有好几年,不过到今年5月突然进入了大众视野,走红了。年轻人开始网上学种地,也就成了热点话题。
番茄的整枝与追肥要点、菜瓜的打顶与整蔓、锄花生草手法、放牛必备技能、水稻与稗子的区别……截至目前,该账号的“务农篇”已经更新到31集,点赞量动辄上万。其中一条关于“锄花生草手法”的视频,就有近80万的点赞。
我们可以把这一类视频归类于务农类短视频。有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乡村内容数达10.9亿个,播放量近2.8万亿。乡村,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是所谓的下沉市场,且是一个巨大市场。
为了加速开发下沉用户,有短视频平台推出了“新农人计划”、入驻激励多项扶持措施,吸引更多返乡创业者入局创作。所以,当有评论认为,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很多人渴望逃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忙,而“初学务农者”的视频,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寄托心灵的窗口。这样的观点看似正确,对于小康而言,无异于诸如“诗意与浪漫”的粉饰。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也曾在外打工、家中奶奶已经90多岁高龄,这些都是小康返乡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在乡村振兴的政策之下,互联网确实为返乡创业者们提供了与世界接触的渠道与广阔舞台。就以“初学务农者”来说,小康用镜头记录和讲述在农村的普通生活,真实、粗粝、鲜活,才吸引了众多的关注者。
近两年,有一个口碑不错的综艺节目,记录了10名不出名的年轻人在200多天的时间里播种、灌溉、施肥与收获的种地全过程。这10个人和千千万万的返乡新农人实现了同频共振,让人们看到了农业的希望与未来,当然也在回答“谁来种地”这个当下的新问题。
务农大多时候是抬头看天,祈祷风调雨顺;低头耕地,期盼五谷丰登。就如稻子成熟时,稻穗垂下,亲近土地。种田,一粒米就是一滴汗。向土地低头,才可能有五谷丰登。(陈俊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务工者返乡创作短视频何以走红?,作者:陈俊宇,来源:工人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701/c1be565117d5449faf2311dc3115faa7/c.html)
下一篇让更多青年走向希望的田野
让更多青年走向希望的田野
近段时间,一档农业真人秀《出道吧!科技小院》悄然走红。节目展现了科技小院中的青年学子扎根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点滴细节。深夜抢收莴笋,自制生态绿肥,自研起垄覆膜栽培技术……一项项劳动体验,诠释着“粒粒皆辛苦”,也充分说明广大农村不缺吃苦的人,缺的是把技术带进来的人。
2024-07-05
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显身手
引导下沉服务、健全本土培养、强化评价激励、吸引返乡创业……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实践探索,推动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农业农村发展持续稳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2024-07-13
这些年轻人为何在城里种地上瘾
如今,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年轻人喜欢上在城里种地。工作日上班、休息日种地,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感受到“种地血脉觉醒”的同时,这些年轻人更收获了耕作带来的心灵治愈。
2024-07-30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