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扬州和南京召开的全国小麦抗赤病育种工作推进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透露,我国已攻克了限制赤霉病抗性改良的关键难点,且创造出一批高抗赤霉病、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新种质,有效确保了小麦主产区对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防范应对能力。
小麦赤霉病,又称小麦“癌症”、烂穗病。2000年以来,我国有9年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5000万亩。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研究员介绍,针对小麦赤霉病高发的现状,我国成立了国家小麦育种攻关联合体,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系统性研究,在赤霉病育种改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马正强教授介绍,Fhb1基因具有抗扩展并降低籽粒中毒素积累效应。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Fhb1导入到来自我国中感或高感赤霉病小麦品种中,可使这些品种的抗扩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中国农业大学倪中福介绍,在抗赤霉病品种选育方面,黄淮麦区选育的“郑9023”“西农511”“中科166”等品种抗性达中抗水平;长江中下游麦区新育成的抗赤霉病品种“扬麦33”,成功地聚合了多种抗赤霉病位点,在国家小麦良种重大联合攻关试验中鉴定为高抗赤霉病,比对照增产5%以上,实现了赤霉病抗性和丰产性协同提升。(实习记者李诏宇 通讯员孙嘉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育种改良技术助小麦抗“癌”,作者:李诏宇 孙嘉隆,来源:科技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food/20240527/d7e18ef78e784f06b6afb01e76482e42/c.html)
上一篇“西瓜镇”的甜蜜生活
“西瓜镇”的甜蜜生活
正值西瓜上市季节,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福堪镇村民谷德军最近异常忙碌。他在马村瓜菜种植基地承包了4个大棚种西瓜,近段时间2K西瓜成熟上市,大部分时间他都忙着摘瓜卖瓜。“等甜王西瓜上市时,我会更忙。”谷德军说。
2024-05-17
节气看乡村——暖风擎汗迎立夏 科技赋能种西瓜
花褪残红,立夏的到来结束了一个迤逦多姿的春天。夏天拜托额头的汗珠和你亲密的打了一个招呼。于是你要用什么方式打开这样一个夏天呢?荫下凉风吹薄衫,手拿西瓜打摇扇,一口下去,脆甜清香瞬间盈满两腮,这幸福感不就来了么。
2024-05-07
育更优中国种 产更多中国粮
谷子,古称粟,去壳后称小米,曾是北方的主粮,我从小就吃着小米饭长大。然而那时候,谷物收成低,靠它养活一家人颇为不易。大学毕业后,带着“能为乡亲们做点啥”的思考,我回到家乡与谷子打起了交道。
2024-04-1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