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育种改良技术助小麦抗“癌”

作者:李诏宇 孙嘉隆    发表于 2024-05-27
111425

  近日,在江苏扬州和南京召开的全国小麦抗赤病育种工作推进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透露,我国已攻克了限制赤霉病抗性改良的关键难点,且创造出一批高抗赤霉病、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新种质,有效确保了小麦主产区对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防范应对能力。

  小麦赤霉病,又称小麦“癌症”、烂穗病。2000年以来,我国有9年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5000万亩。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研究员介绍,针对小麦赤霉病高发的现状,我国成立了国家小麦育种攻关联合体,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系统性研究,在赤霉病育种改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马正强教授介绍,Fhb1基因具有抗扩展并降低籽粒中毒素积累效应。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Fhb1导入到来自我国中感或高感赤霉病小麦品种中,可使这些品种的抗扩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中国农业大学倪中福介绍,在抗赤霉病品种选育方面,黄淮麦区选育的“郑9023”“西农511”“中科166”等品种抗性达中抗水平;长江中下游麦区新育成的抗赤霉病品种“扬麦33”,成功地聚合了多种抗赤霉病位点,在国家小麦良种重大联合攻关试验中鉴定为高抗赤霉病,比对照增产5%以上,实现了赤霉病抗性和丰产性协同提升。(实习记者李诏宇 通讯员孙嘉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育种改良技术助小麦抗“癌”,作者:李诏宇 孙嘉隆,来源:科技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food/20240527/d7e18ef78e784f06b6afb01e76482e42/c.html)

上一篇“西瓜镇”的甜蜜生活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