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李洁琼
“旅游业好起来了,仿古古镇却不行了。”据媒体报道,面临游客稀少、经营亏损的困境,一些曾经批量复制的古镇有被游客抛弃的风险。
有游客吐槽,一些古镇“都长一个样”——一水的小吃“三件套”,臭豆腐、烤鱿鱼、老酸奶;一样的旅游纪念品,风铃、木雕、小玩具;到处都是“我在XX很想你”路牌,让人审美疲劳……天南海北,如同“复制粘贴”。
有网友改编歌曲“小镇故事少,充满假和抄;看似一个样,吃喝差不多”,唱出了同质化仿古古镇面临的尴尬和困境,也为古镇旅游开发敲响了警钟。
古镇的灵魂,在“古”,更在“文化”,就是有历史,有传承,有地方特色。
一些地方为开发古镇文旅,对老建筑、老宅子、老街区缺乏珍爱、尊崇之心,大拆大建、拆真造假,让人读不出历史、闻不见古香,假古镇令游客大失所望。
对于游客来说,独特的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形式,推陈出新的玩法,欣赏古建筑,感受历史文化,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中,收获不同寻常的体验,是他们对于古镇文旅的期待。
我们看到,一些保留当地特色生活风貌,有人气有烟火气,留住“老街灯影浮动,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面的古镇,在火热的假期里依然人潮涌动,大受欢迎。
浙江嘉兴西塘古镇的水乡风情美景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游玩(吴大庆 摄)
人间烟火才是古镇的特色。一些古镇刻意将景区内的居民迁走,沦为没有生活气息的纯商业景区,景区内有的是连片的商铺,缺的是生活韵味人间烟火,让游客如何驻足流连?
所谓古镇,当有对历史文化的创新传承,有对人们生活意趣的尊重,有留人留心的情怀与气息,能让人留下记忆、记住乡愁。
这样的古镇,才是有灵魂的。也唯有这样的古镇,才有生命力,才能走得长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新华网评:古镇文旅不能没有灵魂,作者:李洁琼,来源:新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515/e78ccec063be4f5a8e712a57c18fe5a9/c.html)
“一次购票终身游”何以让人拍手叫好
近日,《光明日报》在《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栏目刊发《这是个妙招:一次购票终身游》,介绍了自5月1日起,新疆吐鲁番全市各A级景区执行首次实名购买门票、终身免门票政策。当地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做出的“大胆的决定”,通过门票优惠,提高疆内自驾游客复游率,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2024-05-17
积极拥抱旅游业 多家白酒企业推进“酒旅融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将饮酒之乐与游山玩水之乐融合在一起。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下,“酒+旅”(白酒+旅游)的深度融合,也正成为上市酒企撬动C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2024-05-20
解锁“流量”密码筑牢“留量”基石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篇章
旅游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产业。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2024-05-20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