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岛上书店”
【事件】百里洲是长江枝江段一座江心洲,四面环水,没有路桥连通对岸,船是这里通往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小时候,陈木兰曾带着攒了许久的10元钱,想要搭渡船到城区买一本童话书,却被告知钱还不够渡江。长大后,为了让乡亲们尤其是孩子们享受阅读的乐趣,陈木兰回到家乡湖北枝江市百里洲镇,创办公益性“岛上书店”,为居民提供免费阅读服务。
【点评】
“什么都不卖,免费看书哦!”在“岛上书店”门口的显眼位置,摆放着这样一个小黑板。“岛上书店”有150平方米,图书种类丰富,以童书居多。过去,一张船票就让陈木兰的阅读生活受到影响。今天,“岛上书店”成为连通外界的另一艘“船”,岛上居民无需过江,就能在知识的海洋徜徉。“书屋很小,世界很大,点亮一盏灯,照亮远方,让乡亲们和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陈木兰坚守初心,传递文化的力量。
心怀热爱方能笃定前行,集合众力终使微光成炬。书店创办不久,读者来了,志同道合者也来了。渐渐地,捐书捐款者络绎不绝,村干部、返乡青年等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四面八方的爱心如同涓涓细流汇聚而来。如今,“岛上书店”拥有藏书超3万册、志愿者300余人,还会定期举办读书会。去年以来,书店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为困难学生送去书桌、台灯、书本,打造“一平方米阅读空间”。如同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爱心的同频共振,能够把凡人善举凝聚成更强大的正能量。
最是书香能致远。“岛上书店”的小小一方,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精神家园。11岁的小女孩抬头望着书店窗外说,“秋天来了,风把颜色都吹走了”;一名快递员来借阅,他说还是看书好,以前刷手机总是头晕。书店内,常有医生、作家等开讲授课;志愿者们定期走访困难学生,开展乡村伴读活动。正如书店招牌上的那句话:“从百里洲,到全世界”,岛上居民在这里与历史对话、与名家交流、与世界相望,感受未曾见过的风景。与书为伴,人们能突破地理的局限与精神上的束缚,拓展人生的宽度,唤醒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内心的充盈与愉悦。
以书为媒,点亮人生。在大山深处,在遥远边陲,在广袤草原,在温润水乡,像这样的文化空间还有很多。广东广州花都区小布村一家书店24小时共享开放,成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庆万州区熊家镇金龙文化大院组织病虫害防治等技能培训,帮助乡亲们增产增收;贵州清镇市坪寨村耕读书屋开展文艺活动,丰盈村民闲暇生活……它们仿佛一扇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窗户,有人在这里初尝名著的醇厚、有人在这里学习致富的门路、有人在这里感受文化的魅力。一座座书店,让知识的甘霖洒得更远,让文化的土壤愈发丰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外引内培并重,乡村文化供给日渐多样化、优质化,不断满足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向未来,相信随着乡村文化供给更加丰富,沃野田园的生活将更加多彩,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将更加充沛。 (常 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以书为媒 点亮人生,作者:常晋,来源:人民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513/27151cc1c7e143ff9c06048ff83a43f9/c.html)
下一篇当文艺遇见乡村生活
当文艺遇见乡村生活
近日,红火热闹的“乡村戏剧节”在山东潍坊牟家院村举行。戏剧节上不仅有传统戏曲,还有现代戏剧、剧本朗读、围炉夜话、儿童画展等一系列艺术表演和活动,所有活动都在牟家院村乡村的田野、集市的街道乃至村中的果园、院子、小学举行,让村民们得以充分参与、沉浸体验,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今年,该戏剧节还作为100个美丽中国文化实践的生动案例之一,入选了“大地之歌·2024美丽中国纪事”展览,更展现了乡村文化的动人魅力。
2024-05-14
乡村“一老一小”民俗活动迎端午
当日,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乐龄中心、社工站携手志愿者在东白山村文化礼堂组织村里的小朋友和老人共同参与了乡村端午民俗活动,让乡村“一老一小”群体感受端午传统民俗的魅力。
2024-06-06
安徽芜湖:“江南水乡”上演别样“村秀”
近日,在“江南水乡”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一场“村秀”文化活动精彩上演,来自该镇16个乡村的村民参与服饰主题秀同台展演,让不同艺术形态与乡村产业有机融合,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周边村民前来观赏。
2024-06-20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