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赵彩琳
4月21日拍摄的和顺图书馆大门。新华社发(赵辉 摄)
跨过和顺古镇入口的双虹桥,沿着火山石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穿过一个三开间式飞檐歇山顶大门,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建筑跃然眼前。这,便是云南省腾冲市和顺镇和顺图书馆。
这座乡村图书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馆藏书约13万册,藏有诸多珍贵古籍。
4月21日拍摄的云南腾冲和顺图书馆读书楼外景。新华社发(赵辉 摄)
和顺地处西南边陲,一百年前,一份从上海寄出的报刊需历时数月才能到达这里。1924年,崇尚读书开智的和顺先贤,商议开办阅书报社,感知外界信息。阅书报社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闻名于世的和顺图书馆。
据了解,那时当地书籍报刊从上海采购,经海运至缅甸仰光,再换江轮或火车到缅甸八莫,然后由汽车运至中缅边境,最后由马帮驮到和顺,虽行程近万里,但比走国内路线节约近一半时间。
4月21日拍摄的和顺图书馆主楼。新华社发(赵辉 摄)
“书自云边通契阔,报来海外起群黎”,这是和顺图书馆主楼对联。此联暗藏“机巧”,上下联前四字交互着读,得来“书报来自云海外边”之意。这是和顺图书馆早期馆藏来源的真实描述。
和顺人耕读传家之风代代传承,成就古镇“文化之乡”美名。
记者了解到,这不到8000人的边陲小镇,近3000人在图书馆办理了借书证。“我9岁就在和顺图书馆办了借书证。”和顺图书馆馆长寸宇说,他们一家三代人都曾在图书馆工作,曾祖父是和顺图书馆的创建人之一。
“和顺图书馆是我们求知求学的地方。”今年69岁的寸清华是和顺镇中心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土生土长的和顺人。“以前找书要用手写的图书目录检索卡片,现在用上了电子检索,图书资源也丰富多了。”退休后的寸清华仍是图书馆常客,喜欢来一楼公共阅览室读报。
4月21日拍摄的和顺图书馆,读者在馆内翻阅书籍报纸。新华社发(赵辉 摄)
和顺图书馆工作人员张立飞介绍,2015年开始,馆内先后上线了歌德机、信息检索机、瀑布流电子书借阅机等数字化设备,除了具备电子书下载、古籍检索、信息查询等功能,还能定期更新展示内容,比如介绍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以及和顺的人文、历史等,受到读者、游客好评。
4月21日,几位读者在云南腾冲和顺图书馆翻阅图书。新华社发(赵辉 摄)
记者了解到,和顺图书馆不只是停留于借阅,还开办了“和顺讲堂”,创办了“儿童之家”。馆里会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优秀讲师到和顺现场授课,讲堂内容广泛,涉及滇西抗战史、传统文化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家风家训、健康科普知识等,居民、游客都可以参加。目前,和顺讲堂已举办25场次,听课群众近万人。“儿童之家”则定期开展阅读推广、书画艺术培训、行为习惯养成、中国传统文化宣传等教育活动,为当地儿童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深受家长、儿童欢迎。
几乎每个来到“极边之地”腾冲、走进和顺古镇的游客,都会慕名探访这座乡村图书馆,感受厚重质朴、历久弥新的和顺文化。据统计,2023年进馆人数超过75万人次。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文润乡村 历久弥新——探访云南和顺百年乡村图书馆,作者:赵彩琳,来源:新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local/20240423/3fa12b4e614f4e088d17ada0a8780ee6/c.html)
下一篇以书为媒 点亮人生
以书为媒 点亮人生
百里洲是长江枝江段一座江心洲,四面环水,没有路桥连通对岸,船是这里通往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小时候,陈木兰曾带着攒了许久的10元钱,想要搭渡船到城区买一本童话书,却被告知钱还不够渡江。长大后,为了让乡亲们尤其是孩子们享受阅读的乐趣,陈木兰回到家乡湖北枝江市百里洲镇,创办公益性“岛上书店”,为居民提供免费阅读服务。
2024-05-13
当文艺遇见乡村生活
近日,红火热闹的“乡村戏剧节”在山东潍坊牟家院村举行。戏剧节上不仅有传统戏曲,还有现代戏剧、剧本朗读、围炉夜话、儿童画展等一系列艺术表演和活动,所有活动都在牟家院村乡村的田野、集市的街道乃至村中的果园、院子、小学举行,让村民们得以充分参与、沉浸体验,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今年,该戏剧节还作为100个美丽中国文化实践的生动案例之一,入选了“大地之歌·2024美丽中国纪事”展览,更展现了乡村文化的动人魅力。
2024-05-14
乡村“一老一小”民俗活动迎端午
当日,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乐龄中心、社工站携手志愿者在东白山村文化礼堂组织村里的小朋友和老人共同参与了乡村端午民俗活动,让乡村“一老一小”群体感受端午传统民俗的魅力。
2024-06-06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