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老人阮大爷终身未婚,膝下也无子女。在村里的主持下,自2011年开始,阮大爷和同村的男子刘某军签下遗赠扶养协议,约定刘某军给老人养老送终,老人将所有财产遗赠给刘某军。2023年3月,阮大爷因拆迁获得安置房5套,同年10月,94岁高龄的阮大爷因病去世。近日,顺义法院判决认定,阮大爷留下的五套安置房的所有权益,应该由照顾老人十多年的刘某军继承。(4月23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下子继承5套安置房,算下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的钱。很多人认为刘某军“很幸运”,然而,这种幸运并非源自偶然,而是来之不易。首先要知道的是,当初刘某军与阮大爷签订抚养协议时,这5套房子并不存在。直到2023年,阮大爷因宅基地被划入拆迁项目,才获得5套安置房。其次,从2011年开始,刘某军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非亲非故的阮大爷,让老人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一纸合约就能保证的。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审理该案的法官表示:“刘某军十多年赡养孤寡老人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行为应当给予积极评价。”刘某军施予爱心、老人回报爱心,这凸显了普通人守望相助的价值,传递了向上向善正能量。
据介绍,此次民事诉讼由刘某军提起,主要是为了接受遗赠。他将阮大爷的妹妹、两个侄女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遗赠扶养协议有效,协助其办理房屋过户事宜。顺义法院审理后作出了上述判决,为行善者撑腰,为助老者鼓劲,引领文明新风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具有示范导向意义。
根据民政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亿人,其中空巢老人占比已经超过一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70%。另外,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一人户家庭超过1.25亿户,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失独老人。谁来照顾孤身老人的日常生活?如何才能让他们独而不孤,免于凄凉晚景?这显然是需要深入破解的严肃课题。
上述判决启示人们:关爱孤身老人,为他们的晚年生活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活得幸福有尊严,除了有关职能部门作出努力外,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个人也应该为此贡献一份力量。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当生活无依靠的阮大爷向村委会求助时,当地村干部没有推诿,而是积极协调在村中口碑较好的刘某军一家扶养阮大爷,并主持签署了《遗赠扶养协议》,由此引出一段敬老爱老的佳话。
这个案例生动表明:照顾孤身老人,尽管面临着不少难点,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在于想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急,因地制宜谋新招、出实招。这其中,基层政府、村居组织在充分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等办法,探索村民相助之类的新模式,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弘扬尊老敬老等传统美德,需要通过个案不断重申,持续加以引导和培育。顺义法院的上述判决彰显公平正义,引领正确价值取向。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时时处处友善对待他人,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的社会会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美好。 (威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赡养孤寡老人获赠房产 司法裁判引领正确导向,作者:威利,来源:北京青年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425/b976870f3d484e6da1edd747a79c1939/c.html)
银发经济吸纳更多就业 全新业态催生职业需求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培育养老新业态,催生多种新职业;建立技能认定制度,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完善制度,规范行业发展。越来越多人投身于养老相关产业,行业服务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2024-04-25
尽快完善DRG付费规则 努力实现“医患保共赢”
“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核算下来科室倒扣钱”“病人主诉只是普通疾病,一查下来发现有多种合并症,这就尴尬了!”一段时间以来,多省市改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后,医疗费用增长得到明显控制,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部分医疗机构不愿收复杂病人了。
2024-04-30
愤怒可能损害血管健康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由回忆过去经历而引发的短暂愤怒,可能会对血管舒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而舒张能力对正常的血液流动至关重要。
2024-05-06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