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深圳市卫健委官方账号发布的一则短视频“穿越到霸总剧里当医生”火了。视频的主角是一名医生,面对着霸总和女友们的纠缠,恰当植入医学误区并解释医学常识。该视频全程高能,分别科普了癌症也能治、白血病不是白色的血、熊猫血不是熊猫的血、恶性黑色素瘤要及时切除、有病就及时治疗等系列医学知识,让网友在会心一笑之余,了解医学常识。(4月24日《岳阳晚报》)
目前医疗短视频不少,但不少作品趣味性有余,知识性不足,呈现出只要流量不顾常识的特点。不仅如此,部分医疗短视频娱乐化、粗鄙化现象严重。有的哗众取宠、谣言惑众,有的用调侃的语气谈论患者的痛苦,还有的恶搞医务人员,等等。这类短视频在博网友一笑的同时,也拉低了民众的健康素养,甚至影响医患关系。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推出的短视频虽然不乏优质作品,但也有部分作品专业性太强,欠缺趣味性。有些专业医疗短视频忽视了公众的感受,比如介绍世界首例新生儿足跟采血足部皮肤缺血坏死病例,场面十分骇人,让人不忍直视;还有的短视频全程记录手术操作细节,血肉模糊的场面也让网友看不下去,有网友留言“麻烦打个码”。专业性极强的视频理应在视频平台得到更多传播,可如果内容混淆了专业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界线,也是不可取的。
爆款不正、正品不爆,是医疗短视频容易出现的两个极端,兼备两项优点的作品少之又少。深圳市卫健委推出的这则短视频,用跌宕的剧情和通俗的语言,表达了难懂的医学知识,不仅趣味性十足,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让观者眼界大开、获益匪浅。
抬高医疗短视频的准入门槛、阻止医疗谣言借短视频传播、清理低俗的涉医内容等,可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不过,在阻止不良短视频传播之外,还要培育高质量的医疗短视频。只有高质量医疗短视频不断增多,才能渐进式改善医疗短视频的整体生态环境,让该领域的“杂草”甚至“毒草”逐渐失去生存空间。
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医疗科普视频,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强化内容引导。深圳市卫健委为此专门成立了新媒体工作室,组建了制作视频的团队,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很多医务人员兼备医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但他们参与自媒体科普的积极性有待调动,将制作医疗短视频等科普活动算作绩效,在经济等方面给予参与的医务人员更多实惠,对于推出优秀作品的医务人员进行奖励等,可以激励更多专业人员加入其中,让类似的优质作品不断涌现。
短视频等新媒体受到大众追捧,医疗与养生又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话题,医疗短视频内容对于大众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如果不推出更多优质的医疗视频作品,很有可能会被劣质作品占领网络阵地。遏止医疗伪科普和健康谣言,将短视频打造成医学科普的理想阵地,均需要让类似的优质医疗短视频作品在该领域发挥出主导和引领作用。 (秋实)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把短视频平台打造成医学科普理想阵地,作者:秋实,来源:北京青年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425/45aea9385cac40a8a8937ca1cae200f9/c.html)
赡养孤寡老人获赠房产 司法裁判引领正确导向
北京顺义老人阮大爷终身未婚,膝下也无子女。在村里的主持下,自2011年开始,阮大爷和同村的男子刘某军签下遗赠扶养协议,约定刘某军给老人养老送终,老人将所有财产遗赠给刘某军。2023年3月,阮大爷因拆迁获得安置房5套,同年10月,94岁高龄的阮大爷因病去世。近日,顺义法院判决认定,阮大爷留下的五套安置房的所有权益,应该由照顾老人十多年的刘某军继承。
2024-04-25
银发经济吸纳更多就业 全新业态催生职业需求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培育养老新业态,催生多种新职业;建立技能认定制度,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完善制度,规范行业发展。越来越多人投身于养老相关产业,行业服务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2024-04-25
尽快完善DRG付费规则 努力实现“医患保共赢”
“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核算下来科室倒扣钱”“病人主诉只是普通疾病,一查下来发现有多种合并症,这就尴尬了!”一段时间以来,多省市改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后,医疗费用增长得到明显控制,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部分医疗机构不愿收复杂病人了。
2024-04-30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