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近日,凌云县下甲镇双达村的村民抢抓晴好天气,下到田间地头,相互配合,翻土、挖窝、包浆、栽种 、浇水……开始了紫苏的耕种工作。
村民黄金先原来是在广东务工,知道驻村工作队引导、鼓励群众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后,毅然回到了家乡创业。黄金先说:“了解到种苗和技术由合作社提供,成熟后合作社在保价收购,我就很放心,决定试种100亩紫苏,希望第一年试种能够获得丰收。”
随着紫苏食用、药用、保健功效被挖掘,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増大。双达村看准紫苏投入比较少、易种植、见效快的特点,决定与慧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试点种植130亩紫苏,通过聘用村民参与务工,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效带动村民增收,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都是本村的,来这里帮忙种植,每天有150元工资。”村民岑妈英说。
据了解,紫苏在生长环境达标的情况下,每亩产量可达6000斤,产值约9000元,经济价值比其他农作物高。但是紫苏不易储存和运输,村里原有的慧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点因为场地小,设备陈旧,生产动能不足,无法满足加工生产条件,成为阻碍紫苏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主动作为,向后援单位争取资金扶持,并建立现代化中药材初级加工厂;目前,工厂主体建设已完成。
“目前,后援单位已投入60万元建设加工厂,厂内购置新的切割、烘干等设备,届时产能将会大幅度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发动群众扩大中药材种植品种,实现中药材种植、初加工、销售一体化。”自治区财政厅派驻双达村第一书记冯仕恒介绍道。
“我们回购农户采摘下来的新鲜紫苏后,拿到加工厂烘干,再进行销售。”慧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建白指着新建成的加工厂表示,等设备进驻后,合作社经营年产值可由原来的100万元提升至300万元以上,年盈利为产值的20%左右,年内可为村集体带来纯收入5.2万元。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凌云双达:发展紫苏特色种植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作者:王 霞 杨小节,来源:多彩凌云,来源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878347803592477&wfr=spider&for=pc)
辽宁铁岭:小平菇撑起农民致富梦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走进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李千户镇三道村的食用菌大棚,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村民们正拿着箩筐穿梭在菌架中忙着采摘平菇,开启新一年的劳作。
2023-03-21
小关飞水村:种下“致富花” 产业兴村谱新篇
“金花银花,富裕千万家。”连日来,在小关乡飞水村岩脚组,20多名村民正在山上移栽金银花苗,翠绿的金银花苗“点亮”了昔日荒山。“这里原来是荒山,
2023-03-21
湖北恩施:“小香菇”撑起乡村致富“大产业”
在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河乡茶山河村香菇大棚内,10多名村民互相协作,将菌棒有序摆放在铁架上。大棚外蜿蜒的水泥路上,
2023-03-2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