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盛迷
在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河乡茶山河村香菇大棚内,10多名村民互相协作,将菌棒有序摆放在铁架上。大棚外蜿蜒的水泥路上,一辆辆满载香菇和菌棒的红色大卡车疾驰而过,清脆的鸣笛声在山间回荡。
茶山河村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南部,共有159户600多人,该村丛峰俊秀,小溪遍布,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河横贯全境。两年前,茶山河村还没有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近乎为零。
2019年6月,为推进精准扶贫,太阳河乡群策群力,上下联动,茶山河村用半个月时间租下50多亩地,建起产业大棚,利用“村建企用”模式,引进恩施州施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香菇种植。
“两边山,林地资源丰富,水也好,气候适宜,适合香菇生长。”施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谭玉斌说,因为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只花了3个月时间,第一批菌棒就成熟采摘,产值达到400多万元。
发展香菇的“第一桶金”增强了大家的发展信心,也唤醒了这个深山中的小村落。村里相继架起了3座便民桥,打造了200亩青钱柳基地。2019年,茶山河村村集体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以上,村民户均增收上万元。
眼下正是香菇进入采摘期,施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二区近40亩大棚每天可以采摘8000多斤香菇。“一天有150至200元的收入,还管一顿中饭。”贫困户王光清夫妻俩都在务工摘蘑菇,丰产期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
村民张友翠是施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长期聘用人员,她说,除了能挣钱、顾家“两不误”,学习到的香菇种植和管理技术也是一笔“财富”,“以后时机成熟了,自己也来种香菇,奔向更好的日子。”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茶山河村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第一时间组织村民进入大棚换菌棒、采鲜菇,减少损失。目前为进一步支持产业发展,宝塔岩至茶山河4号公路改扩建工程已经招标,即将投入建设。项目完工后,茶山河村“产业+就业”的致富路也将越走越宽。
“10月份就把生产线搬上来,厂址都已经选好了。”考虑到减少运输成本和增加村民收入,谭玉斌决定把整个生产线搬到茶山河村,实现种植、加工一体化,给更多的村民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把扶贫产业真正变成致富产业。(完)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湖北恩施:“小香菇”撑起乡村致富“大产业”,作者:赵盛迷,来源:中国新闻网,来源地址: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0/05-06/9176840.shtml)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