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首要任务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稳字当头,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高度和长远目标出发,强调稳住农业基本盘,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两条底线之一,并从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强化重点区域帮扶和完善帮扶政策四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对于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以及全球分化的经济复苏等,给生产周期性强、自然依存度高和发展基础薄弱的农业农村经济,带来了多重多轮挑战。在多重风险冲击之下,一些脱贫地区的发展基础仍不稳固,部分脱贫群众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持续改善,脱贫产业发展、搬迁安置区建设、帮扶政策调整优化等任务还十分繁重,必须紧盯核心目标,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具体来看,首先要精准确定监测对象,进一步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防护堤”。这就意味着要区分风险类型和致贫方式,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并能够将存在返贫风险的帮扶对象及时纳入救助范围。特别应注意简化程序和实效性问题,就是要尽可能缩短时间、整合资源,防止因工作程序上的问题导致困难对象不能及时纳入帮扶。这两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返贫风险发现机制,下一步的关键是健全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高帮扶效率。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必要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脱贫人口都属于低收入人口。这部分群体生活困难和发展困境成因复杂,需要对症下药、精准帮扶。文件从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发展、就业帮扶、东西部劳务协作以及乡村公益岗位帮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之,要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重要任务,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重点地区乡村发展滞后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补齐短板,推动区域面貌整体得到改善。
要特别注意的是脱贫地区微观帮扶政策优化问题。要在保持支持政策不减的基础上,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各地可从保障性、开发性、支撑性、综合性四个维度,对现有微观政策进行梳理分类。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在巩固中拓展,更要在拓展中巩固。当前不仅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问题,还要注意将帮扶资源有序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特别是东部沿海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要增强政策设计的前瞻性、系统性,将脱贫攻坚探索形成的重要经验、模式、机制等在乡村振兴中进行推广和延伸,为全国实现乡村振兴贡献经验、作出示范。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护堤”,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202/t20220225_7818882.htm)
乡村建设既要重“硬件”也要重“软件”
202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乡村建设被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2022-02-28
畅通城乡要素循环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让农村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是新时期一项重大任务。
2022-02-28
推动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这是中央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形势任务基础上作出的决策部署,对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体制机制性矛盾问题意义重大。
2022-03-0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