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酝酿多年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对于保障地区养老金的安全,实现养老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总量上看,我国的社保基金运行良好。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4.78万亿元,总支出4.57万亿元,累计结余6.5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但由于各地财政能力不均衡,财政收支状况地区差异性较大,养老金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压力有所不同。特别是对财政状况趋紧、收支存在缺口的地方来说,持续增长的养老金支出会给地方带来较大压力。
面对地区间养老金“苦乐不均”的现状,如何更加有效地保障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老制度能够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思考。其中,提高养老金的统筹层次,充分发挥养老金在地区间的调剂作用,是一种可行方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部门就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养老保险全省统筹的试点。经过努力,到2020年,各省份都实现了基金省级统收统支,解决了省内地区间基金负担不均衡的问题。
不过,仅靠省内调剂是不够的,省际之间也需要平衡。2018年7月1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正式出台,这也正式拉开了全国统筹的序幕。根据规定,中央调剂基金由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上解的资金构成。按照各省份职工平均工资的90%和在职应参保人数作为计算上解额的基数,上解比例从3%起步,逐步提高。养老金省级统筹为全国统筹准备了条件,中央调剂比例的持续上升也增强了全国统筹的实施力度。
应该说,实施养老金全国统筹制度后,在平衡地区差异、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方面,一定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也应清醒认识到,这种制度可能会带来一些新问题需要应对和解决。按照养老金全国统筹后的制度安排,将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分担机制,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不会减小,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将更加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都将进一步压实。因此,如何保障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各级财政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是个考验。
在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正式实施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公平的前提下,须提高养老金效率。这就意味着,即便实现了养老金全国统筹,但各地依然必须努力发展本地经济,改善地方财政状况,确保养老金的征缴率,将努力实现本地养老金收支平衡作为缓解养老金压力的根本之道,坚决消除“等靠要”的想法。同时,拓展养老金投资渠道,加大国有资产补充养老金力度,增强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总之,只有精心做好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篇大文章,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可持续发展,广大退休人员“老有所养”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精心做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202/t20220224_7818275.htm)
促进共同富裕首先要靠共同奋斗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2022-02-25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
2022-02-25
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护堤”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首要任务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稳字当头,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高度和长远目标出发,强调稳住农业基本盘,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两条底线之一,并从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强化重点区域帮扶和完善帮扶政策四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对于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2-02-26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