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众和学术界都很关心我国农业的未来。要思考这个问题,必须把它放到全球范围内来考虑。
很多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在全球大环境下来看待问题。不光是中国农业,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因为全球人口和耕地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多数国家耕地很少,北美的耕地比较多,欧洲的耕地很肥沃,亚洲东部、东南亚南亚有比较好的耕地,而非洲耕地质量较差,很多地方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沙漠,澳大利亚除了沿海少量的耕地外,中部是大片的沙漠。
由于耕地的分布和人口多少并不匹配,这就决定了粮食必须在全球贸易中满足不同地区对资源的需求。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在口粮绝对保证的前提下,用好全球的市场和土地资源。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1、粮食种植面积分析
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11303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了约31万公顷(合约472万亩)。
2、粮食产量情况分析
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61625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19万吨(104亿斤)。2016年的粮食生产虽然止步于“十二连”增,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连续4年站上了1.2万亿斤的平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3、农业总产值
2016年,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1.21万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3万亿元,林业总产值4631.6亿元,牧业总产值3.17万亿元,渔业总产值1.16万亿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均粮食拥有量已经达到475公斤,而全球77亿人平均粮食拥有量为351公斤。从这点来讲,实际上我国农业总体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在水稻、小麦、玉米这些主粮上,生产和需求基本匹配。如果归纳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如北京大学黄季焜教授说的“四大法宝”,就是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农业投入增长。这是我国农业已经取得的成就。
下一篇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首先就是粮食安全。过去讲粮食安全关注的是吃饱饭,十几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修改了粮食安全的定义。粮食安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要满足全人类对食品的需求,要满足人类的营养健康需求,还要满足人类对食品多样化的需要。
2021-12-31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
2021-12-31
“四发力”筑牢农业发展“地基”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2022年“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农业兴则基础牢”,打牢农业“地基”要从制度、本领、执行、质量四个方面共同发力。
2021-12-31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