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国家发改委:2025年建成全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1-12-15
27010

  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表示,冷链物流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疫苗等医药产品全过程品质管控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双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低估、十分重要。

  张江波表示,《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和冷链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实际,围绕“6+1”重点品类,包括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生鲜食品,以及疫苗等医药产品,聚焦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问题,对“十四五”时期冷链物流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指引。《规划》共11章、43条,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阐述现状形势,提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冷链产品跨区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第二部分从5方面对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总体布局作出系统安排,概括起来就是“1个网络、4个体系”,包括构建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和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支撑体系4个体系建设。

  第三部分从产地、运输、销地3方面对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提高全链条冷链物流综合服务能力进行部署。

  第四部分针对冷链物流重点品类、创新发展、基础支撑、行业监管4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重点工作任务。

  第五部分提出5方面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协会作用、营造舆论环境。

  张江波表示,《规划》有以下3方面特点:

  第一,突出“两个导向”。一是突出目标导向,围绕建设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提出建设串接主产区、主销区的“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构建“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加快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在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制约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问题,按照“减损、提质、增效、降本”政策导向,提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畅通通道运行网络、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健全监管保障机制等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第二,注重“两个结合”。一是注重总分结合,从设施、通道、服务、监管、保障等方面对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进行总体部署,并分章节逐一细化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强化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二是注重条块结合,纵向围绕产、运、销冷链物流3个主要环节,横向围绕优化全品类服务、推进全流程创新、强化全方位支撑、加强全链条监管4个主要方面,加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第三,强调“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全面体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新型技术装备和组织模式在冷链物流主要环节推广应用,从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打造新双向通道,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等方面,对提高冷链物流创新发展水平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强化可操作性。为推动落实《规划》提出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规划》有针对性地列出12个专栏,系统提出21项工程,着力解决相关具体问题。比如,为支撑打造“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规划》提出“三级冷链物流节点建设工程”,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作出安排。又比如,为加强冷链物流监管,《规划》提出“全国冷链食品追溯监管体系建设工程”,依托现有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逐步将内贸冷链食品流通纳入追溯管理范围,推动国家、省级平台以及各类市场化平台间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到2025年建成全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实现多层次、多系统、跨区域冷链物流追溯闭环。

  张江波表示,《规划》是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并以国务院文件印发,首次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层面,对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作出全方位、系统性部署,提出一系列务实、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举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张江波表示,《规划》的出台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加快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步伐,有效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保障食品和医药产品安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国家发改委:2025年建成全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ZX/nyyw/./202112/t20211214_7791706.htm)

上一篇25-羟基维生素D3对改善猪生产性能机制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一篇生态环境部:督促指导地方加大力度、加强投入,扎实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生态环境部:督促指导地方加大力度、加强投入,扎实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据生态环境部公众号消息,12月1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送审稿)》(以下简称《攻坚计划》)、广东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审评情况,书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的意见(审议稿)》(以下简称《意见》)。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2021-12-15

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在京发布

1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乡村振兴局、新华社在京以视频形式发布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2021-12-20

“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非遗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正式对社会开放

12月18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的“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非遗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正式开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既是中国人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知识体系,也是安排农事、顺天应时的生活实践,还蕴含着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021-12-21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