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最质朴古老的理想之一,共同富裕是几千年来广大民众的根本诉求,是一百年来党领导亿万人民不懈奋斗的美好目标。今天,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共同富裕这一千年梦想成为了两个百年交汇之际的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坚定迈进!
接续全面小康,促进共同富裕,彰显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个党的初心,体现了“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顺应了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必将凝聚起共富路上共同奋进的磅礴力量。
促进共同富裕是新征程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蕴之意。立国之道,惟在富民。从“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实践证明,只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更广泛地凝聚智慧和力量,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才能更持久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让人民群众充分体会到发展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定会大大增强亿万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在人人为幸福美好生活奋斗的过程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促进共同富裕是解决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一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头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解决好当前我国社会这一主要矛盾,必然要求着眼于共同富裕的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要看到,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最大的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一最大的不充分,决定了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后,广大农民虽然再无饥馑之年、冻馁之患,但大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人居环境还有待提高,农民生活还未普遍达到富裕程度,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十分强烈和急迫。只有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庞大的农村人口,福泽广袤的乡土大地,才能够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城乡各美其美。
促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夯实高质量发展动力基础的内涵逻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促进共同富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后劲在三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大的劳动力群体来自农村,最大的人口红利源自农民。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畅通城乡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通,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释放出巨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快拓展和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双轮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历史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充满活力,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的阳光照耀每一片土地,温暖每一个心田。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将引领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为什么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12/t20211207_7789044.htm)
上一篇多措并举根治欠薪难题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的目标。方案指出,这项工程的受益者是广大的城乡居民,应该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村庄清洁、管护机制。
2021-12-09
让冬闲中的农村溢满文明健康
冬日的暖阳里,不长的村街上摆着五六摊麻将或扑克,村民半蹲似的围坐在小方桌边,算不上赌博,但玩起来却乐此不疲,有的人甚至玩通宵……这是笔者近日回村时看到的场景。闲聊起来问及为何这样喜欢打牌,村民回答说:“冬天闲了没事干,不打牌做什么?”据说,类似的状况在不少村庄中都有。
2021-12-09
什么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最大优势?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动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同样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所在。
2021-12-10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