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农民栖身的家园,是都市人回望乡愁的归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人们描绘出新时代新农村的美好愿景。这其中,既有与时俱进的崭新农村面貌,也饱含了乡村百姓向美向上的精神追求。用艺术点亮乡村,不仅能够推进乡村振兴,还能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艺术点亮乡村,需要民俗文化唱主角。中国的乡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社会资本的进入,很多乡村原本独有的文化与历史印记却日渐减少甚至消失。因此,要通过挖掘传统建筑、农耕器具、民间技艺、风俗礼仪、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以艺术化、活态化方式进行传承和创新,保护老祖宗的“精气神”“筋骨肉”,让其在传承中迸发出勃勃生机,历久弥新。
艺术点亮乡村,还要适应多元化需求。当代艺术的审美已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过去的单一审美模式不再适应如今人们的需求。乡村作为一个有着多元发展可能的空间,用艺术激活资源的优势愈加明显。因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市场与受众,找准发展模式,灵活依托高雅艺术、大众艺术、民间艺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拓展相关产业链,提高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增强乡村旅游消费的黏性。
艺术点亮乡村,必须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近年来,不少乡村以艺术为名打造网红景点,博得了关注,尝到了甜头。也有不少乡村盲目仿效营造,而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以致投入不少,而效果平平。因此,一定要根据不同村落的特点就地取材,灵活运用地方历史、文化故事等,体现乡村艺术产品的特点、美感与价值。要将艺术家资源与村庄自然条件有机结合,通过空间的创意和转化使用,来赢得消费者的价值认同,从而形成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艺术点亮乡村,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在唤醒乡村沉睡文化资源的同时,让更多优秀艺术走进乡村,转化为乡村文旅产业新业态、赋能乡村振兴新要求和新形势。
(责任编辑:杜佳璐)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9/t20210926_7761051.htm)
上一篇全民医保护卫全民健康
下一篇“艺术范”的乡村有多美
“艺术范”的乡村有多美
2021-09-28
种草就是种粮种肉种奶
草种管理进入全口径草种管理的新阶段。草业是联通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节点,是纵贯农区和牧区的要素,是融合生产和生态的关键。解决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痛点都离不开草业,而发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现代农业更需要草业。要像重视粮食一样重视草业。
2021-10-09
粮食增产仍有很大潜力
试验田粮食产量不断创新高,说明我国粮食单产的峰值远未到来,粮食产量还没有到达“天花板”,虽然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但仍有潜力可挖。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产量的增加应主要靠单产水平的提升,而单产水平是种子研发、土地产能、田间管理、农民积极参与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近日,两则有关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水稻品种在试验田产量创纪录的新闻格外引人关注,粮食增产话题备受热议。
2021-10-22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