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头条 关注 视听 专题 活动 服务 供求 商城 会员 政务 数据

全面小康融汇光荣与梦想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21-08-13
1423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成为现实,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小康”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在20世纪末实现了总体小康。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计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即使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也坚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彰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底色,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我国综合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极大提升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能力和信心。2020年,我国GDP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让世界上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人口翻了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伟大成果,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历史起点。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全面小康融汇光荣与梦想,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来源地址:http://www.agri.cn/V20/SC/jjps/./202108/t20210811_7740985.htm)

上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下一篇推动农村金融创新 助力乡村振兴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

推动农村金融创新 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一直是农村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农村金融创新具有高度契合性,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创新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统一,将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农村金融创新通过提供新的金融产品、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优化农村市场的资源配置,提升农村经济的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农村经济有序运行,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扩大农村实体经济总量,拓展农村金融的市场容量,为农村金融创新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2021-08-18

探索三农领域新路径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大力推进以金义一体化为龙头的新型城镇化及以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的乡村振兴两大战略,走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但农民收入区域差异较大,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制约着三农领域高质量发展。因此,金华市着力从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入手,探索三农领域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重点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建设,努力打造四个先行区,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全面对接。

2021-08-18

让“快递进村”更加便利惠农

 “快递进村”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网购商品及时送到家门口,特色农产品通过快递及时发出,实现“今天在树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在餐桌上”。快递一收一取之间,不仅让乡亲们体验到新的消费方式,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和快捷,腰包也越来越鼓了。可以说,农村快递物流已经成为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08-23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