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博物馆奇妙夜 市民“穿越”邕城万年时光 活动通过场景营造等形式,带领观众跨越七个历史阶段
正在忙碌的“原始人”
观众在身披铠甲的“将士”中穿行
皮影戏演绎苏缄卫邕城的故事
南宁晚报讯(记者陈蕾)当夜幕降临,如果博物馆里的文物被赋予了生命力,它们会告诉我们什么?6月12日晚,“一眼万年——博物馆奇妙夜”沉浸式穿越看展活动在南宁博物馆惊喜上演。整场活动以时间轴为主线,通过场景营造、剧目表演、现场互动等形式,带领观众跨越新石器时期、古代、近代和现代等七个历史阶段,感受邕城的历史文化脉络。
晚上8时,在现场主持人与讲解员的引领下,穿越之旅从“邕容华桂——古代南宁历史陈列”展厅出发,当展厅里的灯光由暗至明,几名突然出现的“原始人”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纷纷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只见有的“原始人”正在采摘树上果实,有的正在河里捞螺蛳,还有的正用打磨过的石头撬开蚌壳。“大家现在看到的是顶蛳山人的日常生活,顶蛳山遗址也是广西首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成果。”博物馆讲解员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对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顶蛳山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
告别喜欢嗦螺的顶蛳山人,整个展厅在灯光转换之间,营造出时空交错的氛围。从振奋人心的铜鼓声中,走进壮乡铜鼓的历史;在身披铠甲的将士中穿行,越过狄青和侬智高两军战场,沉浸于皮影戏中苏缄卫邕城的壮烈景象;聆听“老夫子”讲古,重现书院讲学岁月,体会王阳明文德感化民众的经历……
相较于历史文化厚重的古代邕城,近现代的南宁则让许多年长的观众倍感亲切。在“邕城百年——近现代南宁历史陈列”展厅,漫步商业繁荣的老南宁街道,年代感极强的街景生活场景式表演吸引观众驻足,纷纷举起手机跟店铺中的演员互动、拍照。
尤其是依托博物馆展品,现场演绎的“我的父亲母亲”生活情景短剧,真实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的经典家居场景和温馨的家庭生活片段,让大家重温南宁人家的旧日时光。“真的很怀念小时候,虽然那时条件差,可是每次回想起来,都是满满的快乐。”今年60岁的刘阿姨忍不住感慨道,无论什么年代,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平淡的日子也是一种幸福。
南宁博物馆副馆长覃忠说,此次将展览与沉浸式表演体验有机结合,对馆藏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形象的阐释和延伸,可以让观众特别是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使表演“言之有物”,让文物焕发生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覃忠表示,今后南宁博物馆将继续解锁更多新鲜的逛展方式,让观众每一次来馆参观都有新的体验,学到新的知识。
(图片均由记者赖有光摄)
(责任编辑:刘亚敏)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南宁晚报,来源地址:http://tour.youth.cn/xw/202106/t20210615_13022916.htm)
“无预约,不旅游”成为旅游业提升服务的抓手
这个端午节假期,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执行预约游览、规范佩戴口罩、体温测量等措施,加强通风消毒管理,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推出亲子DIY包粽子、免费系五彩绳等活动,开放星光夜场,在阴雨天气下仍然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2021-06-16
别等游客扎堆滞留后才建议错峰出行
时本6月13日早上,数千名从泰山之巅看完日出的游客,在索道处拥堵、滞留。游客大喊着“开门”的口号,冲向工作人员设置的闸口。游客李女士说,他们爬了8小时登顶,因天气原因没看成日出,下撤时被告知索道关闭,要等待3到5小时,最终步行下山。
2021-06-16
百度地图大数据显示端午首日道路交通平稳有序
又是一年端午到,作为上半年最后一个假期,公众出行情况如何?据百度地图大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首日道路交通运行平稳,拥堵程度低于过去两年;各地游乐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人气颇高,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向好。
2021-06-16
523
收藏
分享
乡村振兴协会 公众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信委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法律服务单位: 河南诺方律师事务所(朱秩成 13838397329) 河南言正律师事务所(白铁军 15037119815)
Copyright© 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3012239号-1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57号